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寻文旅行业成功秘诀,三下乡团队走进南风古灶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梁蕴饶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三下乡队伍“夏日临时工”于七月三日至七月八日在佛山南风古灶景区开展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

南风古灶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著名文化景区,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的成功例子。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队伍“夏日临时工”前往佛山禅城区、对南风古灶景区进行了深入了调研并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对景区的故事进行宣传报道。

景区负责人:利用好国家政策,扎根本土文化。

深入到南风古灶景区,记者采访到了南风古灶的景区负责人。从背景资料中可知,自2009年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资源以及旅游产业,对各大景区都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南风古灶景区也因此享受了不少政策优惠——景区有机会去承办一些政府活动,例如“陶艺节”和“陶艺周”活动。“懂得把握好、利用好国家政策是很重要的。”景区负责人说,“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园区引进的民营资金结合下,景区发展得更好也更自主化。”这种“政策+民营资金”的发展方式又被景区负责人叫做“自主造血”。南风古灶景区目前也正在探索一个发展模式——利用政策优势打好经济基础的条件后,再把经济收入投入到本地陶艺文化的进一步发掘以及宣传推广中。

发展好一个景区除了要把握好政策优惠,景区负责人还提到了要扎根本土文化。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唯一性和相对的独立性,而它们都是由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决定的。“南风古灶”这一个的文化品牌的成功也离不开景区发掘出了石湾本地陶文化的特点。南风古灶的负责人说“只有扎根本土文化,不断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深挖才能发现更多石湾陶瓷文化的特点。”未来,南风古灶景区也会在对石湾陶瓷文化特点发掘的路上不断前进。

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在南风古灶景区内,景区工作人员接受了采访。据悉,南风古灶景区有在不同方面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为游客提供景区方方面面的旅游信息、景区内的陶文化展厅也有配备导游为顾客讲解以及玩陶艺术中心提供陶艺项目的体验服务。“玩陶中心提供了一个地方给游客体验瓷器的制作,也进一步拉进了游客和本地陶文化的距离。”玩陶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到。景区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是影响游客对景区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景区工作人员也提出,这些为游客提供的优质服务为南风古灶景区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非遗传承人:成为景区金字招牌,为非遗文化代言。

南风古灶景区引入多位石湾陶瓷文化的非遗传承人入驻景区,让这些非遗大师成为景区的最佳代言人、景区的金字招牌。部分游客正是听说了这些大师的入驻才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游客们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店铺中欣赏石湾陶瓷作品以及观看到部分非遗大师创作作品的过程。非遗大师的作品以及非遗大师本身多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南风古灶的景区形象和特点,是南风古灶景区的最大亮点。同时非遗大师也依托南风古灶的景区效应来向游客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家:商业化带动经济发展,反哺本地文化传承

在南风古灶景区的小巷中,多位本地商户接受了采访。商家均对南风古灶景区的“文化资源品牌化”赞不绝口。据了解,南风古灶景区成立后整合、活络了石湾陶瓷文化产业也让石湾陶瓷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联动起来。对于本地商家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此消费,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景区的商业化除了能够带给商家经济效益还能反哺本地的文化。游客们在购买景区文创产品也是一种对陶瓷文化的支持。毕竟,“在陶瓷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还有什么比购买更直接的方法去保护这种文化呢?”其中一位商家说到。

游客:游览南风古灶景区,了解陶瓷文化。

景区的宣传力度与方式往往会影响着游客对其的关注程度。据了解,许多游客都是通过网上查找佛山旅行攻略、看电视广告、亲朋好友推荐等方式了解到南风古灶景区。由此可见,南风古灶景区在推广上也采取了多样的方式,不少游客也对此表示满意。部分游客在游览后也对景区提出“对陶瓷文化的保护做得很好”、“在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做得很不错”,“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得很好”等好评。部分游客也表示,在游览南风古灶景区后或多或少对石湾的陶瓷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文化+旅游”模式蓬勃发展的今天,南风古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南风古灶对于“文化+旅游”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着一些累积的经验也有着自己的坚持,而这些因素对于一个正在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景区而言,缺一不可。(通讯员 谢颖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1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垃圾减量分类放,文明伴你我同行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垃圾分类、可循环使用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使人民了解、正确运用垃圾分类知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各自…
烈士光辉照我心 ——矿大力土学院“矿大土木”社会实践团赴邹平黄山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2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矿大土木”社会实践团来到邹平黄山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社会实践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参观东台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江苏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台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领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果,继续探索东台乡村振…
走进中医艾灸,探索医养结合
为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功能,探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传承推广中医艾灸疗法,7月3日,法润夕阳——居家和社区养老调研队前往威海市环翠区一家当地老年人经常光顾的艾灸店——易海棠古法艾灸,就老年人常患疾…
访红色刘公岛 擦清历史明镜
前言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威海刘公岛视察时,作出“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重要指示。”由此,刘公岛擦亮了“中华民族警醒之岛”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打卡“世界自然遗产”——东台条子泥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最美海湾”东台条子泥,探索绿色生态下东台乡村振兴人文融合发展道路。条子泥湿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
深入基层工作,服务社区人民
为了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深入基层学习,服务家乡人民。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个人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在暑假期间返回家乡湖北省天门市,在竟陵街道阳渡社区开展协助社区工作的社会实践。…
武汉学子三下乡:支教如期开班,普及安全知识
在支教前期,当地负责人和实践队成员对支教的内容及目的进行沟通交流之后。2022年6月29日,武汉东湖学院天行实践队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白露村启动了“希望家园”的支教开班仪式。当日早晨,孩子们由家…
访红色故地 讲英雄事迹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访红色故地讲英雄事迹”——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忆党史,追党迹,铭党恩”社会实践活动为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庆祝百年建党史。7月中旬,艺术与设计学院“忆党史,追党迹,铭党恩…
探寻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前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深入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的工作历程和重要考察足迹,充分体悟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