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这个夏天,我们不说再见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静茹

这个夏天,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期十天的线上支教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此次的支教对象是淮北市梧北小学的学生。从5月份的着手准备,到6月份的立项成功,再到因为疫情,不得不在6月30日开始线上教学,最后到今天的7月9日正式结束。由春到夏,此支教活动最终圆满结束。这个夏天,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也有太多太多的感动与惊喜。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被孩子们叫老师,第一次走上线上的讲台,给孩子们讲授知识。第一次连天加夜的备课,准备教案和ppt。第一次感受到小朋友们的纯真与热情。第一次非功利的,只是单纯的想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第一次为每个孩子的进步而感到快乐与幸福……

在诗词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述王维诗里的红豆,带他们走进王维隐居山中的生活,为孩子们讲述王安石笔下的梅花,为孩子们讲述李清照所认为的花中第一流……在趣味语文课堂上,带他们学写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三行诗,为他们开展读书分享会,给他们介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常常在想,仅仅十天的支教活动,我们能够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什么?我又能改变什么?我只能尽我所能去给他们带来更多我认为有意义且有趣的知识,让他们在这十天里,是真正感到快乐,并且有所收获。

我印象最深的是学写三行诗这节课,在课堂一开始,我问同学们是以前是否看过或写过三行诗?同学们都说没有。本以为同学们可能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接受这次的上课内容,于是我尽我所能讲解的细致生动一些,希望小朋友们能喜欢三行诗。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小朋友们自己写一首三行诗。小朋友们把他们的作品交上来之后,我仔细阅读了每一位小朋友的三行诗,他们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小朋友们总能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用一种独特的角度去描写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假如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只会盛开一次的花,那么正处于花季的孩子们,除了需要温暖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雨水,还需要浪漫的秋月,霏霏的冬雪。在除了物质之外,还需要生活的一抹诗意。孩子的诗意是天生的,是无法抹杀的。小朋友们的三行诗受到了所有队员们的一致好评。我们还举办了公众号投票的活动,评选出大家心目中最喜欢的三行诗。在投票时,我们都非常纠结,因为每一首我们都很喜欢。

在支教的时光里,小朋友们总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有很多来自于孩子们的温暖与感动,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会和大人很不一样,他们是小小的哲学家,是小小的诗人,还是小小的意外与惊喜。

十天很快,也很慢。快到我不知不觉间就已经上完最后一节课了,却也慢到我记得每一次微小的细节与感动,如同电影慢放,与同学们的互动仿佛就在眼前。我会永远记得他们写的三行诗,也会记得每堂课上他们的回应与互动,也会记得最后分别时,他们的泪水与不舍。就算在线上,我们从未真正见过一面,我甚至都不知道有些孩子长什么样。但是神奇的是,分别时刻,我们依旧为彼此而感到不舍。孩子们哭着说这十天来上课的感受,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在线下见面。我再一次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与热情。他们的感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他们为当下的分离而落泪,也为未来的相见而期待。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相遇。我也相信,这十天,我们都在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们,更有我们。

很多人认为仅仅十天的支教,不过是蜻蜓点水,水上的涟漪没过多久便消散了。但其实,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次珍贵的礼物,相遇不一定有结果,但一定有意义。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给他们埋下一粒种子,并且坚信,终有一天,它一定会生根发芽。

这个夏天,不说再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向北的旅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十分必要…… 刘羽茜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循声觅道,体悟传统——泰州学院“遗韵新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开封万

为继承并发扬非遗文化,7月4日下午,泰州学院“遗韵新风——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开封大宋武侠城,领略了独一无二的汴京非遗文化。她们首先参观了开封市汴…… 刘羽茜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书山勤径,学海泛舟——泰州学院“遗韵新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运城博

7月10日,泰州学院“遗韵新风——非遗融合助推文旅新质生产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运城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运城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题为“大河之东”,通过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 刘羽茜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最新发布

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
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为庆祝建团百年,激昂青春奋斗,志愿者们组织学团史知识的特色主题活动,在社区与小朋…
品读红色印记 传承革命精神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追溯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传服务团前往无锡博物馆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团史学习。峥…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赴定海“乡约定海,你我同行”实践服务团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7月10日至13日,为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青春力量,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定海“乡约定海,你我同行”实践服务团,前往舟山定海区烟墩村、马岙村、小沙村和新螺头村四个乡村进行调研。团队在参观…
峥嵘百年史,砥砺青年志
为传承红色文化,追溯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传服务团的4名实践人员积极前往社区进行团史教育的宣传以及普及…
新程实践团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奉节果树产业
访谈时间:2022年8月2日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访谈人: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乡村蝶变靓如画,美丽中国启新程”实践团(文中简称实践团)被访谈人:陈孝平被访谈人简介:奉节县草堂镇农民访谈内容:实践团:我…
追寻红色印记,新时代青年要赓续革命精神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传服务团前往无锡博物馆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团史学习与宣讲活动。6月18日,志愿者们来到无锡革命历史博物馆。当天,…
飞花羽觞尽兴来,诗意传唱古今情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首古韵飘香的诗词,一杯清韵飘香的香茗,一项难忘的传统活动,无不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与无限内涵。假如我们用诗意熏染孩子们的心灵,用有…
将宇宙随身携带,为梦想谱就诗篇
佩索阿说,我观看事物,仅此而已,因此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在口袋里。“一花一世界”,从微观中看到整个宇宙,是一种诗意,而孩子们就是这类天生的诗人。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淳安“寻足迹,学思想,话共富”实践服务团 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7月8日到10日,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淳安“寻足迹,学思想,话共富”暑期实践服务团寻访威坪镇的滨湖新镇,流湘自然村,淳安千岛农品销售点,淳安博物馆和下姜村等地,开展实地…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种星星的人
7月10日,是我和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实践团队的小伙伴们线上支教的最后一天。我们如同溪流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钉钉课堂,对淮北市杜集区梧北小学的孩子们进行趣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