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丧心病狂中

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9日进行线上教学结课仪式,此次教学面向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学生的体会感悟,淮北支教队将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前进,是一次影响深刻的实践活动。

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支教队的工作已经于7月9日结束了,支教队的队员们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感悟颇深,纷纷撰写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这次下乡⽀教⼯作的开展⽐较成功,达到了并且有些⽅⾯超出了团队的预期。但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些原因,仍然出现了⼀些问题,这都需要支教队员们在以后的⽀教⼯作中注意吸取经验教训,多加注意,做更充分的准备。⽀教⽣活虽然短暂,但它既丰富了整个队伍的⽣活阅历⼜给支教队留下了许多感受和启发。

⽽这次组织的支教的⾏动是可以改变他们的⽣活的,在他们眼中,老师就是榜样,老师的品格会深深地影响听课的学⽣,老师们的激情,他们也会感到⽣命充满活⼒,老师勇敢,他们也会⾃信,每⼀个⽀教的队员都会发觉,在那⾥你竟然会有那么⼤的魅⼒,这时你就会有⼀种责任感,要让学⽣们因为你⽽更加坚强,勇敢。另外,从客观上,⽀教也锻炼了队员的能⼒,为以后步⼊社会打基础。在进行课程授课时,带给队员们最大惊喜的是淮北市梧北小学的学生们,虽然是线上课堂,但是上课的时候⼤家并不像想象得那么不愿意互动回应,每次上课的队员问问题的时候⼤家都⼤声回答,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特别及时地上交,孩子们年轻而有朝气,从当初的推脱腼腆到最后混成跟支教队最熟的⼏个同学之⼀,都是令人特别欣慰的事情。

而作为主要由大二学生构成的支教团队,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作为老师来进行课程的讲授,在最开始觉得不知所措的时候,队长淡定地告诉队员们,⼀切都会好的,不要着急。也许是因为有经验的队长在这个支教队伍里而让成员们觉得安⼼,亦或因为他的⾃信冷静给所有人信⼼,⼤家还是满怀希望和⽃志地投⼊⽀教中。从与他们有距离到最后打成⼀⽚,从对环境的不适应到最后舍不得离开,从⾯对孩⼦们的调⽪毫⽆头绪到后来慢慢能镇住场⾯,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事实证明,孩⼦们需要这样的相处,上课的老师既是他们没有距离的朋友,也是他们必须听话的姐姐。之后的讲课中,支教队队员们开始学会照顾每个孩⼦的感受,尽量关注每个孩⼦,尤其是默默听课不敢说话的孩⼦,备课时也根据孩⼦们的吸收程度准备,后来的课孩⼦们的反应还不错。如果现在有⼈问⽀教到底有没有意义,队员们都一定会说⽀教没有那么神圣,不能在短短的⼗⼏天教会他们什么,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这次暑期的支教活动带给他们的可能只是⼀段美好的时光与回忆,这份回忆意义重大,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意义重大,十几天线上的课程交流,讲述的内容局限在书本上,但是不局限教师与学生的内心,心与心之间的相连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淡忘的,如果可以,或许这份记忆会存在心中一生。可能收获最⼤的还是作为⽀教者的各位吧。对⾃⼰的历练,学会克服艰苦的环境,培养⾃⼰的适应能⼒和好⼼态,这些都是显性的收获。在此想说的是,⽀教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态,让⽀教者们的爱⼼扩⼤,支教组学会了去爱去包容,就像曾经的老师一样,逐渐靠近这些孩子们的内心,逐渐丰富我们自己,也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这次活动让队员们感觉只有跟学⽣在⼀起,才会这么开⼼。

经历这次活动,整个队伍更深刻地认识到,⾃⼰是再也离不开讲台了的。作为⼀名⼤学⽣,必须⾛向社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从⽽提⾼⾃⾝解决问题的能⼒。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给了支教队的所有人前进的动⼒,让我更有信心面对之后的挑战。(通讯员秦天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举办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校的……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百千万志愿者”校园健康跑活动|校园跑动防结核,健康同行筑未来

近日,为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开展以“携手抗结核,奔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旨在以……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生命礼赞·大爱永恒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开展遗体捐献知识问答活动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来源,对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皖…… 周梦涵,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支教队的收获与感悟
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9日全面开启线上教学,此次教学面向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学生的体会感悟,淮北支教队将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前进。不知不…
支教带来的绚丽色彩
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3日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线上教学,此次教学面向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学生的体会感悟,淮北支教队将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前…
安徽师范大学淮北支教队实录
中国青年网7月7日淮北电(通讯员秦天淇)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的支教活动正在线上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支教的时间已经过半,随着课程的推进,各门课程的教学不断深入,本次支教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上山下乡知青小组”前往郑州市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
志愿抗疫,青年先行。8月10日,经济管理学院“上山下乡知青小组”成员杨腾飞前往郑州市金水区恒升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上午8时,杨腾飞来到当地恒升社区的抗疫小组办公室,准备开始这一天的疫情防控…
汇聚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恰同学少年身着队服手拿旗帜他们将青春力量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顺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积极响应国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召,西安工程大学…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中国青年网淮北7月1日电(通讯员秦天淇)党的历史依旧鲜活,红色精神值得传承,为宣扬红色精神,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1日至7月9日的教学活动中,着重开设党史教育课程,在助力…
安徽学子三下乡:梅花香自苦寒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7日有条不紊的继续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屋,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学生,淮北支教队将在为期十…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题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题“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
七月的荷香
在七月的盛夏,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1日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屋,作为安徽师范大…
走进堆蓝当阳 探寻国营农场
走进堆蓝当阳,探寻国营农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疫情蔓延、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的时期,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