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携一缕诗词清风入怀,岂不快哉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一蓑烟雨

七月,太阳公公任性地散发热量,亦有阵阵蝉鸣此起彼伏。值此时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与淮北市梧北小学的孩子们于“云端”相会。队员们选取了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诗词,与孩子们一起品读,让诗词的清风吹入孩子们的心田,帮助孩子们成长为合格且优秀的诗词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6月底,淮北市濉溪县突然爆发疫情,我们队伍不得不变更实践方案,改为线上支教。些许的失落和忧虑涌上心头。此时,吟一句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会觉得心中的阴霾尽数消散。天下之大,自然之美,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遇到小困难,只需坐下来静静地体悟,又何必让愁绪积压在心头,为难自己呢?队员们一遍遍地演练钉钉课堂,力求正式上课时不出差错,想必也是参悟了其中的道理。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事都可能会引发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经过先人呕心沥血地加工与雕琢,变成了许许多多的绝妙诗篇。即使我们的线上支教只有短短十天,但队员们和孩子们已经基本尝遍人的几种最主要的情感滋味了。读汉乐府《长歌行》,伴着“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郎朗上口的句子,顿觉自己没有惜时奋斗,给自己敲响警钟;口中吟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种坚韧的力量;王维的《相思》余味隽永,使人不禁向往诗中简单纯净的爱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春雨温柔含蓄,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正如我们所进行的支教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诗词来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诗词来作为精神寄托。此次支教,我们将诗词课作为重点课程内容去讲授。队员在上课的过程中重新感悟诗词的内在韵味,孩子们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也潜在地受到诗词的熏陶。诗词的力量是隐含着的,是细致入微的,也是无穷尽的。不论陌生的诗词还是熟悉乃至老生常谈的诗词,它们总是如清风一般拂过心田,滋润心中某一块枯萎的地方。所有给孩子们上诗词课的队员们,相信他们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能够驱散心中的烦意和不快,而添了许多从容和畅快。诸如此类,不论何时何事,只要常常与诗词碰面,秉承着一颗诗词之心,那么天地间又有什么事值得去耿耿于怀、郁结于心呢?正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老师,这首诗里我有好几个字都不认识,但我就是觉得它写得非常美。”这是祖可欣小朋友在学习《诗经·郑风·子衿》前与队员交流时说的。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吧。一首陌生的古诗词,有时可能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若隐若现的韵味和力量。不必弄懂其中的深刻含义,只需这一种韵味和力量,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从容自适。

用“相见时难别亦难”来形容此次支教活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突发的疫情阻挡我们见面,十天的支教产生的情谊又让孩子们与我们难舍难分。就此告别吧,孩子们,愿你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热爱诗词,成长为有责任、有善心的人。同时,要秉持一颗诗词之心,方能走近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生活,感受天地人间的精彩与美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4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走进趣味地理,漫游浩瀚宇宙
6月30日至7月2日,受到疫情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云端”授课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对自然的大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团队开设了趣味地理课,由来自地理(师…
金风雨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世间有很多场相遇。有的相遇或许没有那么称心如意,或许非常的短暂,但却能让双方都深感留恋、难舍难分。在荷花盛开的夏季,在蝉鸣声萦绕的七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
广财“三下乡”:走进南风古灶 探访石湾陶文化
8月5日,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夏日临时工”三下乡团队16名队员前往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针对当地利用石湾陶瓷文化资源获得的优秀成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其以特色产业园区形式实现文化资源…
追寻红色足迹,继承红色基因
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之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曾参观毛泽东故居、踏进农讲所和纪律陈列馆,走入新四军、八路军旧址与中共五大会址,在不同的红色遗址之中,重温党的辉煌历史,…
你与春风皆过客,我携诗词揽星河
七月,一个连风拂过脸颊都觉灼热的月份。值此时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与梧北小学的孩子们于“云端”相会。队员们以传承和传播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希望在数十天的…
再踏百年征程,永传红色薪火
为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发展之路,探寻党的纪律建设过程。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期间分别参观了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溯源党纪建设,不忘初心使命走进中…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桂林7月7日电(通讯员罗汇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用艺术的方式致敬…
心之所向,必有回响
“你骄傲地飞远,我栖息的夏天,听不见的宣言,重复过很多年……”哼唱着这首《飞鸟和蝉》,时间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七月,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月份。各个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陆续展开。7月上旬,受淮北市疫…
太极教学欢乐多,写诗读文情趣乐
中国青年网淮北7月7日电(通讯员张羽)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童承诗意,红韵相城”赴淮北暑期实践支教团队为淮北杜集区梧北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第六天的线上课程教学。更多的活动加入激发了孩子们的更…
走进红色景点,学习红色文化
摘要:2022年是中国中产党成立101周年,在7月1日这天实践团成员回顾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实践团队于7月3日正式开启了本次探寻武汉市内中国革命红色足迹之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