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财“三下乡”:走进南风古灶 探访石湾陶文化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梁蕴饶

8月5日,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夏日临时工”三下乡团队16名队员前往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针对当地利用石湾陶瓷文化资源获得的优秀成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总结其以特色产业园区形式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创造性转化的优秀案例,为更多同类型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采访园区负责人,深入了解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是以石湾镇特色的陶文化为依托,以古灶这一生产工具为主体而产生的。“夏日临时工”实践团队首先对南风古灶旅游区运营经理张敏进行了专访。

“佛山市政府为发展石湾陶文化,把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从一个生产工具里抽取出来,成立了南风古灶园区。后来引进一些民营资金投入,扩大园区面积,对其发展方向也进行了调整。”张敏详细介绍了景区的功能分区,景区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果,以及景区是如何充分利用国家对文化产业上的帮扶政策,抓住机遇不断发展的,清晰地展示出南风古灶产业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南风古灶景区也面临着旅游团队和学生团队减少来访频率等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张敏表示,产业园可能会侧重于对陶文化历史园区进行不同功能类型的开发,比如陶瓷工业知识的推广,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去了解它里面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一些科学人文知识。

对于南风古灶景区有意将文化遗产推广到国际上,张敏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实际上,我们的柴烧文化以及特有的石湾陶瓷文化,都是与众不同的。”景区举办了不少国际柴烧和陶艺活动,希望通过这些国际活动推广本土的陶文化,让更多人汇聚这里。此外,张敏还给团队分享了她对行业的建议与展望,希望未来能够立足于南风古灶文化产业区的自身资源优势,大胆改革创新,摸索出一条独属于石湾陶文化产业区的发展道路。

走近非遗,聚焦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丰富园区文化资源,南风古灶引入了一批中外文化工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创匠人入驻。目前已有烧窑、拉胚、剪纸、古琴、油纸伞等十几个非遗项目。在调研中,“夏日临时工”团队采访了山公微塑世家第五代传人、从业微塑技艺三十多年的刘大师。石湾微塑,俗称“山公”,始于清代,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中的绝活。面对当今这门技艺的发展现状,刘大师坦言,虽然政府提高了对微塑技艺的关注,但是长期关注微塑的人并不多。同时,微塑的市场也比较小,发展壮大较艰难。其实现在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传统,反而很流行“国潮风”,但是在如何推动石湾山公微塑向现代性转化这一问题上,需要设计领域、策划领域、艺术评论等人士共同参与。

在了解石湾陶文化的同时,“夏日临时工”三下乡团队聚焦景区周围的文化发展问题,走访了公仔街内的商家,调研收集附近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还走访了石湾青年之家和附近学校,采访了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更全面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讯员 熊虹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小阳光”实践团赴席庙村走访调研
进一步扩宽大学生视野,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后的变化,“小阳光”社会实践团是依托法学院阳光社工协会成立的实践团队,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小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山东菏泽单县席庙村开展调研…
走进趣味地理,漫游浩瀚宇宙
6月30日至7月2日,受到疫情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云端”授课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对自然的大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团队开设了趣味地理课,由来自地理(师…
金风雨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世间有很多场相遇。有的相遇或许没有那么称心如意,或许非常的短暂,但却能让双方都深感留恋、难舍难分。在荷花盛开的夏季,在蝉鸣声萦绕的七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
追寻红色足迹,继承红色基因
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之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曾参观毛泽东故居、踏进农讲所和纪律陈列馆,走入新四军、八路军旧址与中共五大会址,在不同的红色遗址之中,重温党的辉煌历史,…
携一缕诗词清风入怀,岂不快哉
七月,太阳公公任性地散发热量,亦有阵阵蝉鸣此起彼伏。值此时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与淮北市梧北小学的孩子们于“云端”相会。队员们选取了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
你与春风皆过客,我携诗词揽星河
七月,一个连风拂过脸颊都觉灼热的月份。值此时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与梧北小学的孩子们于“云端”相会。队员们以传承和传播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希望在数十天的…
再踏百年征程,永传红色薪火
为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发展之路,探寻党的纪律建设过程。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期间分别参观了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溯源党纪建设,不忘初心使命走进中…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绘乡村”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赴灌阳县三树村桂林7月7日电(通讯员罗汇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用艺术的方式致敬…
心之所向,必有回响
“你骄傲地飞远,我栖息的夏天,听不见的宣言,重复过很多年……”哼唱着这首《飞鸟和蝉》,时间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七月,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月份。各个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陆续展开。7月上旬,受淮北市疫…
太极教学欢乐多,写诗读文情趣乐
中国青年网淮北7月7日电(通讯员张羽)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童承诗意,红韵相城”赴淮北暑期实践支教团队为淮北杜集区梧北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第六天的线上课程教学。更多的活动加入激发了孩子们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