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倾情支教,筑梦温厝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作者:樱

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

支教,是一个“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过程。真情付出、接力奋斗,把爱和知识的种子撒在孩子们心里,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坚信: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在音乐课程中,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并合唱《孤勇者》和《开心往前飞》。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前进需要勇气,一直往前飞”

在歌曲中教会孩子们:生活中的各种磨难,需要更多的勇气来面对。

创意DIY手工坊

手工活动是探索求知的一个途径,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活动。动手做得越多,能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手工能够为孩子带来实操能力的锻炼,也就是思维意识和肌肉运动的统一协调。独立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品是需要手脑齐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能坚持做完,也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表现。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孩子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和帮助。队员首先带领孩子们了解并欣赏剪纸文化,他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分为两个小组,由队员引导并教学如何制作剪纸。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亲手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国学经典,诵以咏叹

国学就像一面镜子,明镜可以通史,反之亦能慧人。它教会我们处事之道、为人之方;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实践队队员通过开展一系列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思考、总结经验。 队员还通过举例国学经典名句,为孩子们解析句子中的内涵,让他们在学习中悟出人生道理。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

阳光体育与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强调“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习总书记的殷殷话语寄托了对广大青少年“强壮身体、创造文明、改变世界”的厚望。体育课程中,队员首先提醒孩子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球场上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活力。运动作为生命的礼赞,它发展身心、充实生活,提高我们生活质量。温厝村的孩子们跟着队员在球场上奔跑、跳跃,一起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总结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成长是需要积累的。有人说,支教是去当老师,传授知识。而我们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通过实践,感受到支教是用真心和努力去与孩子们共同进步的过程。支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得出的答案: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支教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更是成就了自己。

(文|刘金丰/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5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科技赋能马山行,乡村振兴助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马山县农业转型升级,8月10日,广西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小队”团队前往南宁市…
安徽师大学子线上支教,空中课堂心系梧北
大学生网报亳州6月30日电(通讯员陈怡羽)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市“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调查
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生态环境现状,成理学子赴龙门山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今,我国的生态文明…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刮痧调机理,中医传万年”活动
传承中医文化,我辈义不容辞。为了使民众了解到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月25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医药文化调研服务队的成员们以火罐为宣讲对象,在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了…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奋蹄
鹏程百年,之所从来,方明所去。星星之火以成燎原之势。翻开百年党史,不乏革命受阻,烈士献身有之;亦有独辟蹊径,于绝境而重生之壮举。百年征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势如破竹,高歌猛进直至当下以成中华民族…
着眼三圈层教育,共探新时代财政教育之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工程,而…
授食之博大文化,思粮之来之不易
授食之博大文化,思粮之来之不易8月30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华师数院青协”)安排了一名志愿者开展“阳光家园”线上直播教学活动,为智力障碍的小朋友讲授课外知识…
《家》读后感
谈到“家”这个词,人们常常与“温暖的”“幸福的”“和谐的”这些美好词汇联系联系到一起,而巴金笔下的“家”却是“黑暗的”“腐朽的”“封闭的”,《家》作为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传悠久五禽戏,牢筑身体之际”活动
为了使民众了解到五禽戏的相关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月25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医药文化调研服务队的成员们在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了“传悠久五禽戏,牢筑身体之际”活动。活动伊…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线上支教,我们在行动
大学生网报7月7日亳州电(通讯员陈怡羽)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市“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