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我们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十八洞村实践团队以“‘启’于足迹, ‘成’于初心”为主题,前往“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开展实地调研与实践。我们走进村落感受湘西苗寨历史底蕴,深入乡村触摸乡村振兴脉搏,步入田间开展实践,回顾乡村振兴脱贫道路,见证脱贫攻坚成果,发掘特色淳朴民族文化。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让“精准”二字落地生根,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模式”。
非遗扶贫
苗绣,作为十八洞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人的重要文化密码,承载着苗族人的独特表达,传承着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精神。2014年,在老支书石顺莲的带领下,十八洞村成立了苗绣合作社,与中车株机等企业签订合约,以针线成就家门口的“精准扶贫”。
红色基地
十八洞村围绕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导游、党性教育教师、红领巾讲解员“三支队伍”,打造精品红色教育课堂、党性教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2021年接待参观学习团体3500余批次、14万余人次,十八洞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在《新闻联播》《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等媒体平台推介。同年6月19日,十八洞村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村委会和展厅,我们偶然遇到了怀化中方自然资源局队伍前来调研学习和永顺县林业局开展第三季度党员大会。我们有幸与永顺县林业局的肖仪岁书记进行交流。他表示,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充分证明了党的政策的正确,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同时肖书记表明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一定要学好专业本领,将来争做国家栋梁。
特色产业
当地干部介绍,针对“人多地少”问题,村里按照“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的思路,探索实施了“飞地经济”模式。村里成立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公司,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在县农业园区流转1000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基地,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并被授予“出口示范基地”,一些村民得到了分红。养殖业主要以土鸡、蜜蜂为主,昔日“三无”青年龙先兰变成了“养蜂大王”,不仅自己养蜂400多箱,还邀请18户村民组建合作社,带动118户562人一起养蜂一千多箱,年收入达150万元以上。
支部建设
团队成员首先学习了十八洞村党支部的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互助五兴”是十八洞村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概括提升形成的“村党支部-互助小组-农户”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即一名党员联系五户群众,结成互助小组,从“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五个方面进行建设。“互助五兴”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是十八洞村探索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新贡献。全村共组建互助小组41个,实现党员、群众建组全覆盖,解决了许多政府“包”不了、家庭“办”不了、个人“干”不了的事情,形成了“1+1>2”的合力。十八洞的“互助五兴”形成于脱贫攻坚,发展于乡村振兴,在乡村和谐共富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已经成为了脱贫历史上的重要地标,十八洞村的脱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缩影。此次湘西十八洞村之行,团队成员走过了十八洞村的红色路线,领略了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后,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了十八洞村人民的淳朴民风,感受到小朋友们的活泼可爱。一路上见证了十八洞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成功,看到了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当代青年应秉持跟党走,强信念的目标,弘扬党史学习知行合一的精神,展示积极向党,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7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