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正是道出了蓑衣编制这一古老传统工艺,而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历史悠久,多处历史古迹矗立于此,多项非遗文化技艺扎根于此。为更深一步了解西海岸新区非遗文化,探索非遗带动乡镇经济振兴发展之路,8月30日,走向振兴实践队来到了王台街道,寻访蓑衣编制工艺这项古老的传统非遗文化。
蓑衣,始出现于先秦时期。清郝懿行《证俗文》说道:“案袯襫,农家以御雨,即今蓑衣。”蓑衣与伞盖一类雨具相比,不仅避雨效果好,而且空出的两只手可以干活。不只是农民雨天喜欢穿,渔夫雨雪天垂钓时也常披之。晚唐诗人郑谷《雪中偶题》写道:“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唐农学家、诗人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诗称:“山前度微雨,不废小涧渔。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不少古画中,蓑衣都是钓鱼爱好者的必置装备。而在2022年7月,西海岸新区公布了《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王台街道的蓑衣编制工艺成功入选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别。
8月30日下午,走向振兴实践队来到了蓑衣编制工艺的传承人赵文赞的家里。下了车,实践队便看到赵文赞老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站在路边等待实践队的到来,实践队被赵文赞老人的热情感染。来到赵文赞的家里,老人的家中布置朴素简单,整齐干净,满面的墙上贴着赵文赞与其战友的各种合影照片,颇有故事感。入座后,赵文赞亲切地给实践队介绍了他从军的革命历史,老人忙碌奔波了一生,到老退休也不肯闲下来开,对蓑衣编制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到处学习,刻苦钻研了几年之后,终于成功掌握蓑衣编制工艺。接着,他向实践队员展示了他编制的蓑衣,并介绍到,由于蓑衣编制及其精细费时,他因年龄精力有限,编制一件蓑衣常常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他还亲切地给实践队观看他编制蓑衣的视频,让队员们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了蓑衣编制的流程。当被问到对于技艺今后的传承发展时,赵文赞老人表示,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蓑衣编制工艺,他愿意无偿授课。身为一名老党员,他奉献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至今,组织人们看望革命老战士,去做公益讲座,为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奔前忙后,主动学习传承非遗文化,赵文赞把为人民服务贯彻了整个人生。
最后,赵文赞热情地邀请实践队员车桐宇、王冠晰体验穿蓑衣,并自豪地说道:“这种蓑衣虽然看着厚重,但是穿上并不会感到沉重,蓑衣还很透气,并且防水。”队员车桐宇赞叹道:“这种蓑衣果然穿上并不重,虽然看着只是一件简单的蓑衣,但密密实实的编制可以看出来手艺的精湛细致。”赵文赞介绍到,现在的蓑衣编制及其费时,又都是纯手工编制,加上现代雨具的功能已经可以覆盖蓑衣了,所以现在蓑衣都是拿来当工艺品了,甚至有许多人 喜爱蓑衣,赵文赞老人会在和重要人物交流合作时将蓑衣作为礼物,不失真诚,更显可贵。
此次寻访,实践队对西海岸新区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对王台街道的振兴发展也有了一定认识,更是深深加强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探寻非遗文化,走向振兴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