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采访杨勇先生

来源:巢湖学院 作者:传峏山杨中医药文

摘要:从事诊断工作40余年,著名中医妇科世家“峏山杨”第二十五代传人杨勇,是一名立志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医生,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仁心仁德,恪尽职守,在工作中始终严谨细心,行医期间相继救助万余人,获得多面锦旗,收到邻里乡村的一致好评。扎根峏山村,心系峏山杨中医文化传承。

不负热爱,坚守初心

峏山,位于安徽省巢湖市西近五十里地,介柘皋、中焊两镇间,各距十五华里,山以字形,故名。如今的柘皋镇峏山村﹙原柘皋镇峏山乡大杨村﹚是著名中医妇科世家峏山杨发祥地。史料记载,峏山杨氏祖籍原本浙江慈溪,先祖杨九州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以文学得中进士,后宦游于皖,晚年遂于峏山隐居。后背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望族。杨九州五世孙杨广、杨义,早年追随朱元璋,广以军功得授弘农郡侯,义为昭勇将军。杨广后居福州,现今巢湖杨氏人皆为杨义之后。峏山杨世代相承,已有六百余年。

杨勇出生于中医妇科世家“峏山杨”家族,从小耳濡目染,习得技艺后,致力于发扬峏山杨中医文化,扎根峏山行医已数十年矣。除从小学得的技艺,杨勇不断结合新时代医学知识,开展和总结新疗法。杨勇每个月的问诊量大致在二十例左右,行医治病期间,不断积累经验。每年都有很多慕名前来就诊的百姓,通过事先沟通,杨勇知晓了具体病症后对症下药,“有些长期月经不调的女子,吃了很多年药都没用,我开的药吃几个疗程就能解决问题。”杨勇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崇高的敬意,他认为,治病救人是一件自豪的事情,他愿意用一生去做好热爱的事业。

承祖传绝技,集新旧知识于一体

峏山杨中医作为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600余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峏山杨并没有淹没在历史中,而是名家辈出。当问到如何坚持传承峏山杨文化,杨勇说:“首先一点就是创新,坚持传承必须守正,守正必须求真。峏山杨世代,传承有序,脉络清晰,众多历史文献有记载。传承创新并举,不仅是医学的传承,还是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从古至今我们的祖辈也一直都在创新,没有他们的创新,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除了创新,杨勇表示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他从事中医几十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成为第二十五代传人,时刻牢记父亲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是根本,为病人治病不是为了金钱,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病人的病情,望闻问切,掌握情况,针对性的开出药方解决病情。”“我当医生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在杨勇的诊室,墙上挂着数面锦旗,这些锦旗,代表着病人对杨勇的信任、敬佩与感激。治病救人要懂得变通,充分利用时代优势。新时代科技发展迅速,杨勇利用社交平台帮助未能前来的病人分析病情。很多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前来问诊,只能通过微信向杨勇发送检查报告,杨勇也能够很好地解决疑难杂症。

对于峏山杨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杨勇表示,病人的病情能够解决是他坚持的动力之一,治病救人是他的职责所在。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将中医文化传承下去是他时刻铭记的信念。杨勇认为“文化应靠一代一代传承,文化传承不能断代。”时代发展迅速,有利有弊,人们更倾向于快速解决病情,而中医讲究循序渐进,这成为中医文化传承的困难。中医这一行需要多读书,打牢基础,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实战经验和医者的仁爱之心。杨勇希望未来他的儿子能够接手他的事业,成为新一代传人,文化传承重任在肩,但文化不能断代。

鼓励文化创新,展望美好未来

峏山杨中医文化的发扬,不能仅仅依靠传承人,也需要更多的外界关注。杨勇通过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中医文化传承不能墨守成规,创新势在必行。

信息化是发扬峏山杨中医文化的巨大优势,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流量,能够更好地宣传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愿意接受峏山杨中医文化。

在采访过程中,杨勇的经历让团队成员深有感触。通过前期的策划准备,实践团成员认为宣传手册、文创产品的制作与展示、宣传视频的制作能够很好的宣传峏山杨中医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峏山杨中医展馆也会迁移到地理位置更具优势的北闸老街,这将会成为宣传峏山杨中医文化更好的契机。

谈及未来发展,杨勇有着非常的明确的目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新的传承人,也会继续发光发热,为峏山杨中医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采访手记: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没有记忆的城市也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努力发掘峏山杨中医妇科医学遗产,不仅是杨氏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科学客观的保护和促进妇科中医术发展进步,使之不断发扬光大,让后人享受峏山杨的福泽。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峏山杨会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晓峏山杨的中医文化。

(文/韩晴 图/周淑贤 审/柳洪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0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院徽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院徽作为学院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增强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全面展现文法学院的特色与精神风貌,文法学院于4月10日至16日举办文法学院院…… 郭小宇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于4月27日中午在学院楼A-212教室开展了“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纪教育成果——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教育成果,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 花婷婷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聚焦党性修养,锤炼先锋力量——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发展

为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升党员发展质量,4月23日上午,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于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成功召开第32期拟发展对象民主评议大会。此次会议由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段洁主持,教工党支…… 王寒月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最新发布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总结稿
峏山杨中医文化宣传实践团自2019年开始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坚持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获评“一院一镇一品”专项。为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推动校地合作持续深入进行,峏山杨中医文化宣传实践团在团队指…
西农学子进乡村、访民情、话振兴
西农学子进乡村、访民情、话振兴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作者:王卉王钰晨联系方式:15332223088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采访杨勇
摘要:从事诊断工作40余年,著名中医妇科世家“峏山杨”第二十五代传人杨勇,是一名立志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医生,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仁心仁德,恪尽职守,在工作中始终严谨细心,行…
湖南学子三下乡: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湖南工商大学8月16日讯】(通讯员:喻元美刘羿杰)2022年8月10日—13日,作为湖南工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华阁镇“农民饮水调研小组”的成员。为了解南县华阁镇居民饮用水的基本情况,计量比对…
暑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长安大学20级李嘉俊
2022年7月9日到8月27日期间,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李嘉俊在学习理解了“尽己所能,奉献社会”的深刻含义后,动身前往当地的街道社区积极参与了石家庄市所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
支教初体验,线上大不同
今年夏天,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曲阜师范大学“星迹计划”实践队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中心小学展开了线上支教活动,我有幸是其中一员。这是我第一次在线…
巢院学子三下乡:采访基层干部,向人民的“老黄牛”致敬
“群众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巢湖学院“乡村振兴必有我,资助政策下乡行”国家理论宣讲团赴安庆市小市镇四联村采访村干部张主任,调研基层民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民为本砥砺前行响应党的号召,…
线上支教初体验,师生互动传真情
我们虽隔着冰冷的屏幕,却依旧抵挡不住彼此炙热的真情;也正因有了这些智能的屏幕,我们才能在这个美好的夏天遇见美好的彼此。在这个假期,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星迹计划”实践队,和实践…
磨炼耐心,增长才干
时间流逝,我们一眨眼大一学年就要过去了,这是上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在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暑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放假头几天时,班级通知群里班长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通知。对于学生来讲,实…
地大(北京)水调丹江实践团|丹江口水库生态及民生调研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关系到全国多个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担负着向华北地区供给优质水源、拱卫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