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热爱自己的家园,谁不珍视自己的劳动果实?引洪水进家园,农田成“汪洋”,乡亲们满是心疼与不舍。但汛情当前,没有一个地方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诠释了王家坝精神的精神内涵。
2022年7月7日,为学习和宣传王家坝精神,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赴阜阳“聚焦优秀校友,助力师大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上午九点抵达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进行党史理论宣讲,在社会实践中更深刻地领悟和贯彻王家坝精神,在地区宣讲中展现安徽师范大学学子学子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舍我其谁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本次的宣讲人李政同学从王家坝精神的内涵与传承、先进人物事迹缅怀与感恩,以及实践调研的发现与感受这三个方面进行宣讲。迈向新时代,争做新发展。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名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在多次汛期为顾全大局开闸蓄洪,引洪水进家园,千里良田变河泽。“王家坝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在防洪抗洪的紧要关头,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凝聚起亿万人民全力战“汛”的磅礴力量,是夺取防汛救灾的最后胜利的坚强保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有一个名字叫“王家坝”,有一种精神叫“王家坝精神”,在这里,无数先烈舍生忘死为抗洪救灾奋斗在一线,以小我换大我,换来美好的今天。解放军战士周立平放弃假期奋战一线,守护六个昼夜;水利人李西林拼搏一生,不求回报,不慕名利,惟愿骨灰入河与阜南永远同在;治淮女青年朱秀英心系大局,无私奉献,代表无数建设者在千里淮河之上竖起丰碑。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战斗力几千年,在经验中一次次地提高抗御灾害能力,抗灾水平发展与时代同向,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与祖国同行。未来国家利益和集体安危,阜阳地区组织数万人民一起建设王家坝,他们的姓名虽不见史册,功德却铭刻在王家坝的丰碑上。
宣讲结束后,队伍参观了当地的纪念馆,由毛泽东亲题的“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几个大字在墙上尤为醒目。宣讲人坦言:“走进王家坝抗洪纪念馆,自己仿佛置身于风吼浪涛的抗洪中。那一幅幅与洪水搏斗的画卷动人心魄,一行行承载历史年月的数字闪耀着光彩,一组组舍小家为大家的群雕令人心潮起伏,一件件壮怀激烈奉献故事让人景仰。”本次调研走访中,调研团有幸从不同的人那里看到他们对王家坝精神的认知,也让调研团成员们学习到扎根脚下土地所给予的沉甸甸的力量,认识到王家坝精神的形成非于一朝一夕,是代代王家坝人相传的使命。
王家坝精神高风亮节,舍一隅而顾全局,襟怀广博,舍小家而为大家。这种精神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我愿稻花千里香 我愿祖国处处春。”新传赴阜小分队暑期实践活动以王家坝为结点,将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并付诸于实践,将五千年的奉献精神底色愈擦愈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3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