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时听闻有暑期社会实践的事,我就开始四下寻找队伍。奔走忽匆忙间,听到有“支教”。对于支教,我一直是很向往的,如向日葵仰慕太阳金色的光辉。好在是幸运的,我进入了安徽师范天学文学院赴谁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
我们本应与七月一同来到淮北市的梧北小学,领略华北平原的南端的夏季。但实如其来的疫情,撕破了我编织的梦,不得不通过小小的屏幕来遇见梧北小学。
还记得支教的第一天,八点多钟,随着夏季那轮金乌不断地炙热地燃烧,我们也进行着友教活动的第一项——开课仪式,我的内心也逐渐地焦燥起来。队长介绍了我们的团队,对活动的内容作了简单地讲解,孩子们也都十分积极与热情,但他们愈是洋溢着热情,我愈是积攒动着紧张。一遍一遍地看翻着地理的课本翻动着制作的课件,审视着摆手中的教案,生怕课上得不好,辜负了那一双双真挚的眼睛。
毕竟,我们的趣味地理课程,对于五年级的同学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课程,一个从未接触的学科,我一直很担心他们能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上课的内容,对于我们的趣味地理有没有兴趣。我怕我讲的太官方,他们会听不懂,他们会不喜欢。然而同学们的热情,以及他们的可爱感染了我,我感受到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对于我们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对璀璨的星空、对炽热的太阳瑰丽的想象。听队长说,孩子们还将地理讲给家长听,这是对我的肯定。能够让孩子们有些兴趣,作个茶余饭后的交谈,我也甚是欣慰。
线上的教学似乎将实践活动挤扁了,俯仰之间,再挥手就成了告别。我总感觉上一秒还在讲燃烧着的太阳,下一秒就到了中国孤独的古树——普陀鹅耳枥。我坐在窗前,小虫伏在纱窗上,月亮那沉寂的白光也透了过来。抬头忽见,是半轮金月,像是白居易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望着望着,我又想起在给孩子们讲述月亮运转时,它还是羞涩地整晚躲在夜里。若是可以线下,我定要与他们讲讲那些挂在我们头顶的星的名字。
孩子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了,他们总会有一些纯真的想法,当你看到时,和他们接触时,仿佛一下子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他们会用铅笔在纸上绘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那橡皮拭去后留下的浅浅墨痕,像是我记忆中渐渐淡去的童年。他们会问我一些奇妙的小问题:人在死海里浸泡会不会伤害皮肤?冬葵和秋葵有什么区别?雪花是怎么来的?他们越发可爱,我便越发想见到他们,好似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那样“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暑期实践活动是青年人与少年人的见面,是心灵的相遇,是火的传递,也是水的交融。我们一起澎湃着血液中对祖国的热爱,一起仰望着天空中的软软云团,一起沐浴着诗词文章的微风。还记得分离时,孩子们红着的眼睛,呜咽着不舍的言语,这是支教里最珍贵的,也是我们最不舍的。
做新时代的青年,应把自己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在支教中,我们得以把课堂上所学付诸于实践,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让我们的光和热去感染他们的心灵,哪怕是一点点。可它是太短了,似萤火虫闪烁的小尾巴。在这个干热的夏,我很感恩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很感恩可以遇到纯真的孩子们。若有雪掩住了疫情的干扰,我要去那华北平原温婉的地方,看一看薄雪遮到了半山腰,在告诉他们,雪是云化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3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