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探寻社会治理的“中国奥秘”,深入基层察民情、体民生,担当新时代使命,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7月30日至8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治理专项调研团,在甘肃省平凉市的静宁县以及定西市通渭县开展了以“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为主题的实践调研。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至今更是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农民问题。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而我的家乡静宁县曾是贫困县之一,经过几年的国家政策扶持,村里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团队所调研的闫岔村、杨沟村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把闫岔村、杨沟村作为主要调研对象,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农村、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7月19日下午召开动员大会,会议上校党委副书记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实践团各成员在活动中充分发扬大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强调本次活动要以“安全第一、防范结合”为指导原则,做好实践活动过程中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成立安全工作组,确保社会调研活动顺利展开。本次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成员们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激发了成员们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调研需要,采取走访问谈村民 、依托调查问卷开展实施。通过调研,全面掌握村风民情、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巩固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情况,找准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主要原因和下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重点,形成调研报告。
活动初期,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依次前往静宁县闫岔村、杨沟村以及通渭县的北城铺中关村。为了了解村庄全貌,我们首先联系当地村委会,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谈,以访谈的形式了解村庄规模、人口情况、组织状况以及村集体经济运营等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关乎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生活,也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信息与科技跟不上时代的步调,在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责任不明确,无人关顾的等问题,当然向我们展示出还有处于偏远地区基层建设者的不易与默默付出。
活动中后期,实践团队组员分别前往各自村庄,走家串户,就村内成员家庭基本情况、参与家乡治理以及对村委会、村干部领导的态度等情况与村民进行交流,最终调研队整合实践调研记录资料。结合出现问题对团队自身进行评价,在反思与检讨中,思考实践尚存的不足。同时,我们总结出偏远乡村在基层治理方面,缺乏信息技术的运用,国家需要投资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智治”,在社区服务中,运用微信群、QQ群、钉钉群,甚至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手段,将社区居民凝聚在“网上”,实现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作为新时代农林高校学子,我们始终铭记情系三农,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希望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区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社区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次调研活动激励学生不忘初心、务实求学,为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三农精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1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