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舍却旧时艰难日,易迁安置谱新篇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徐佳乐 李晨熙 刘

舍却旧时艰难日,易迁安置谱新篇

7月14日至7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建始实践团队在杨帆讲师、胡小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深入调研茅田乡易地搬迁中居民的社会融入程度。

夯实前期基础,指引实践进程

14日下午2时,团队到达建始县茅田乡后即刻与乡长樊远卿取得联系并交谈关于调研的相关事宜;15日上午8时,团队在樊远卿的介绍下于集镇易迁安置小区开展座谈会。

会上,樊乡长首先对华农学子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又向团队介绍了茅田乡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搬迁方式、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等大致情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团队代表徐佳乐同学就该小区的易地搬迁现状以及采取的政策进行询问。小区主任王雪峰说道:“我们这个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茅田集镇中心地段;小区现有住宅楼14栋,安置168户653人,实行精细管理、逐步的方法,目前我们这个小区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和安居乐业的‘小康梦’。”

当谈到易地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乡长直言:“易地扶贫搬迁旨在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安置、土地调整、政策协调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多级配合、统筹规划。还有就是搬迁对象识别难,应该搬迁的一户不漏,不该搬迁的一户不进,这使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群众对政府不信任、不配合,我们的政策宣传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15日下午至17日,团队随樊远卿来到雪岩顶村、太和街村、八阵图村等易地搬迁区域进行实地预调研工作。乡长表示:“搬的出的问题我们已经大致解决了,现在要做的是让贫困户在搬迁后留得住、能发展、能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种养加工产业,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18日,团队针对居民的基本信息、经济融入、环境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及心理融入六维度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最终问卷,敲定在易迁安置小区进行正式调研工作。

躬身居民访谈,青春闪耀山岗

清晨,整个世界是清亮的,阳光透过淡淡的山雾,温柔地洒在万物上,别有一番赏心悦目的感觉。趁着凉风习习,团队一行八人踏上新一天探访茅田乡易迁安置小区的征程。

茅田乡易迁安置小区容纳着来自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的居民,他们大都真诚朴实,小区颇具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之氛围。穿着统一队服的成员们走在街上,自然引起了不少居民的注意。“像你们这群年轻人,愿意听我们讲情况,想要帮我们解决问题,真的太感谢你们!”刘奶奶对团队成员很热情,但凡是在小区碰面,总是停下与我们攀谈。调研一天感到疲惫的成员们,每每听到认可与赞美的话语,总觉得再次充满干劲。

为了方便后期数据整理、提高问卷有效性,团队成员将问卷分成六部分,逐个探究社会融入程度,在访谈中根据受访者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舍弃问题,力争全面了解居民搬迁后社会融入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由于团队调研到的对象多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有些耳朵听不清楚,有些不会讲普通话,有些文化程度不高,这考验每位队员的耐心与细心,需要将问题转换成简单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解释,甚至将同一问题重复多次,才能确保调研对象听得懂、答得出。

王阿姨今年55岁,是易迁安置小区的环卫工人。当队员谈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作为国家政策直接受益者的阿姨,似有千言万语。 “搬过来经济收入好得不少!之前我们家是住大山里,路不通,吃水下山都难得很,就靠种种地和国家补助过日子。现在我接受了小区的公益性岗位,每月的收入有保障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不仅如此,她在对话中还多次提到“国家政策好”,可见她对目前经济状况改善的满意。“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像我们这样看孩子的妇女也能找个活儿干,又不耽误照看孩子”。

住在乐业楼的李爷爷听说最近团队成员在了解小区居民情况,主动来到团队休息的办公室配合,表示愿意和我们深入交谈。 “各方面都方便得很啊!我的小孙女在茅田小学读五年级,平常接送骑电动车就去了,孩子奶奶买菜也近,出了小区走一段路就到。”爷爷热情地向队员介绍搬迁后自己生活的便利之处,这让我们对小区周边超市、小学、公交站的开设情况与居民满意度有了大体认识。“之前住山上,下暴雨就担心冲垮房子,现在住进楼房了,王主任和楼栋长都对我们很关心,我们安全感那可是一顶一的!”王爷爷向队员谈道,尽管小区保安数量不多,但领导和邻居都心地好,对安全方面没什么可担心的。

“我们家目前生活状况都可以,社区活动只要我有时间就参与,像选举投票就参加过好几次,还是不同级别的。对我们这些孩子家长来说,现在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无非是子女教育方面。”胡姐姐今年32岁,是团队采访到的年轻居民。从与胡姐姐的交谈中,刘月超同学觉得受益匪浅,他总结道:“一天走访下来,我们发现无论是独自看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年轻父母,最关注的帮扶措施还是教育方面,可见当地居民对孩子未来的高关注度。当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也为家长们接送孩子提供了方面,我想这就是扶贫的长远意义吧!”

看融入节节高,此行来之无虚

早在与樊乡长、王主任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就已得知茅田乡文化底蕴深厚,开办苗鼓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而易迁安置小区便是位于文化广场附近,地理位置优越。“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我们乡的社区文化中心,好多居民周末会带孩子去阅览室读书,苗鼓也是保存在这里面”恰逢王主任有空闲时间,在主任的指引下,我们有机会走访当地的文化设施,了解风俗习惯与居民生活特征。“我们这有老年人协会,就是专门给我们打牌、下棋用的,下楼走几步就到。”树下乘凉的陈大爷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向队员们推荐热闹的特色活动。

“易迁安置小区居民纷纷表示自己目前的融入情况良好,对搬迁安置点整体满意度达到比较满意及以上,尤其是在邻居和小区居民交往方面,普遍认为邻里关系很好”。在调研终期反馈会议上,公共管理学院朵萌同学向指导老师详细介绍搬迁安置点的社会融入情况,即整体较好,局部反映存在问题。

21日早晨,团队成员踏上了归程,李晨熙同学感概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走向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深刻体会到国家的伟大,易地搬迁给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民提供了生机,全面小康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探访百年老店,麦记饼艺工艺口味双创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探访百年老店,麦记饼艺工艺口味双创新中国青年网湛江8月20日电(通讯员魏思琪卢志远陈子欣周岚艺区峻豪)为调研唐家湾目前发展成果,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百年老店如何立足当下实际进行发展…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志愿宣讲红色足迹,关爱乡村空巢老人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和助老的传统美德,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个时刻,为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了解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帮助乡村民众。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看发展成就,奋…
品陈酿之香,传晋商之盛
山西作为开启华夏文明的腹地,食醋文化形成的较早,相传“帝城西南有玉泉,王亲往酿醯”。数百年来,晋商们靠诚信、勤奋以及同行们的精诚合作,形成了驰骋国内外市场的晋商大军,而山西酿醋业也跟随着酷爱他…
山师学子三下乡:立足产业发展,探黄河之业,寻奋斗之史
2022年8月3日,山东师范大学三下乡社会服务队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来到宁夏红寺堡弘德村开展社会实践,聚焦黄河产业发展,探寻乡村振兴之路。8月3日,服务队来到弘德村日光温室建设项目二标段,在负责人李…
探先辈足迹,传红色基因
1、调研背景(一)党史学习地位高,传承精神不荒废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核心。时代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意识到先烈不竭的伟大奉献精神、伟大爱国精神,才有可能从整体把握一个时代、凝聚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行走中华——寻梦菁川走访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
7月13日下午,行走中华•寻梦菁川实践队来到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走访参观。西南院体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设计师余振凡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了西南院体育建筑展示馆,通过对大运会体育场馆、多维…
走访建始之乡,感悟小康之美
走访建始之乡,感悟小康之美7月14日至7月20日,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建始实践团一行八人在杨帆讲师、胡小芳教授的指导下赴建始县茅田乡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深入调研茅田乡易地搬迁中居民的…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广西灵川开展“童心港湾,七彩圆梦”暑期支教活动
8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童心港湾,七彩圆梦”团队前往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中心校,开展为期八天的“童心港湾,七彩圆梦”暑期“三下乡”青年先锋行支教调研活动。红色假期——梦想党…
参观红色会展,学习红旗渠精神
今日下午我参观了位于新图书馆中的“红旗渠精神”会馆,这里展示了红旗渠的精神,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阐述了开拓红旗渠的辛苦人民的努力。(位于红旗渠展览图片)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对命运的抗争。踏进红旗渠…
中原红都,红色印记--冀豫单拐革命根据地
今天,我参观学习了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的中原红都——冀鲁豫单拐革命根据地,单拐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属于遗址性革命史实纪念馆,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