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对于人的影响是长久的、消极的,不仅仅是对于患者本身,还会辐射到其照顾者。由于花费较多时间、精力照顾患者,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不高,随着生活脱离常态化,尽管后续无须再起到照顾者的角色,其仍然很难从这样一段照顾经历中脱离出一个原本的自我。正因为如此,我加入了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福满乡叟”社会实践队,参与关于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共病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研。
7月13日,我来到医院神经系统疾病科室进行调研。第一个对象已经在医院照顾罹患脑梗高龄父亲半月有余,其父亲除脑梗外,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他是我在四处碰壁后遇到首个愿意接受调研的人。在同病房患者的照顾者问及“你填这个有什么用”时,他回答道“这不是有人愿意和我谈谈心嘛”。他的言语更让我觉得这样的调研是有必要的。不过也让我意识到社会调研存在的一些阻碍,信任问题、不愿参与等。由于他的视力、阅读能力等的限制,我只能将问卷上的问题逐条逐句念给他听,并用方言转化为容易理解的话语,问卷填写的进度才得到一定的推进。
在问卷填写过程中,隔壁床位又搬来一位患者,随同其一起的有好几位子女,大都表情严肃,彼此之间没有多少言语,焦急、忧虑的情绪在病房里蔓延开,我也适时地降低音量。在这之前我注意到,在病房里产生交流的往往是照顾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感同身受对于照顾者本身社交活动的进行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时在这个病房里有三种关系,患者与照顾者之间往往是血缘亲属关系,不同患者的照顾者之间的朋友关系,以及同个患者的照顾者之间的照顾责任分担关系,这三种关系在本次调研问卷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我深刻地感受到调研问卷确是扎根于生活,而非虚浮于空中,只有这样最终的调研结果才能真实、可靠。
本次调研过程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从设想到落实,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是调研开始不久将问卷字号调大,还是在个人调研过程中依据情况决定是否要逐条逐句念给被调研者听,亦或是采用怎样的说法、做法才能让获得被调研者的信任等等,都不是最先可以设定好的,都是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打磨的。社会调研不是纸上谈兵,只有以社会作为土壤,以躬亲实践作为推进的动力,最终长出的才是真实反应社会的结果。正如廖沫沙所言:“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实践才能使理论契合实际,实践才能意识到潜在的问题与阻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3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