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进企业,下村寨,西农学子探索乡村振兴新举措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作者:ʚ

近年来,渭南合阳县契合国家农业政策走向,坚持大抓特色产业促乡村振兴。其中百良镇项村将花椒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并打造大规模花椒种植基地;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生产的“好家米”牌富硒小米声誉远播。为深入了解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全面考察乡村振兴战略下合阳乡镇产业带动发展成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合阳县同家庄镇西同鞮村乡村振兴调研队于2022年8月15日前往陕西省合阳县实地参观调研。

花椒园里话乡情

8月15日上午,调研团首先前往百良镇项村进行走访调研。百良镇项村地处大山深处,曾经这里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低。近年来,在镇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村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走出了一条让‘荒山变绿地,绿地变银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种植花椒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通过这几年的种植花椒,绝大部分村民把院子、房子都翻修了,家具也新添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在介绍项村发展现状时,村支书自豪地向调研队介绍道。在初步了解项村的状况后,调研队在支书的带领下来到花椒种植田区,在与花椒园户主作简要的交谈之后,热情的户主邀请队员们进入花椒园查看具体的花椒种植情况。

正值花椒的采收期,椒农们一边为队员们介绍着几十亩花椒地的品种、产量和收成,一边忙碌地采摘着花椒。椒农们通过实地讲解的方式为团队讲解花椒采摘后的处理流程,销售价格以及销售渠道等,据他们所说,在全镇19个村均设置有集中收购点,价格透明化,确保花椒销售有保障,各个销售点均由村主要干部负责收购秩序管理,确保每位椒农的花椒及时出手,卖出好价钱。椒农的言语中透露出他们对本地花椒产业的自豪感以及花椒对当地致富作用带来的幸福感。

花椒丰收采摘忙

恰逢花椒采摘之际,队员们踊跃体验花椒采摘的过程。花椒虽好,采摘不易。烈日之下,两侧的田间翻滚着热浪,只一会儿,团队成员便已感到有些许吃力,“业务不熟”的队员们一不下心就会扎到手,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村民们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与椒农们在一起谈,队员们都说到采椒扎手,但他们异口同声:“花椒扎手但钱不扎手;只要能挣到钱,咱不怕扎手。”

花椒采摘是基础,而烘烤环节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花椒的质量、品相及售卖价格。随后,团队成员走进农户家中,参观采摘下来的花椒、烘干设备等。在花椒加工存储厂房里,团队成员了解了花椒晾晒以及存储入库的流程。近十年来,花椒成了百良镇的拳头产品,从品相的不断更新到烘干技术的不断提高,使花椒的生产逐年跃上新台阶。现在农民把花椒当成了聚宝盆、金豆豆。盛夏时节的百良大地,处处散发着花椒的清香。眼下全镇4万余亩花椒陆续开始采摘,一串串花椒密密麻麻,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在扮靓百良山山水水的同时,也让椒农的生活更加红火。

企业实践见真知

8月15日下午,调研队紧接着来到了城关镇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龙头企业引领乡村特色产业链韧性情况。据了解,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生产的“好家米”牌富硒小米声誉远播。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实行“合作社+专家团队+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营销机制,年经营收入突破2400万元,盈利百万元,已确定帮扶三镇九村共320户贫困户计1120人,以鼓励引导种植富硒谷子实现增收脱贫。

在理事长雷媛媛女士的带领下,调研队参观了富硒小米的生产加工车间。基地收获的谷物在这里通过碾米、色选、化验、计量、包装等工序,最终形成产品投放市场。谈及合作社成功的经验,雷总十分骄傲地总结道:“悠久的历史人文营造出富硒小米的良好声誉,优越的生长环境造就出富硒小米的独特品性,科学的管理耕作孕育出富硒小米的优良品质,规范的加工流程打造出富硒小米的优秀品牌。”

参观完工厂生产与产品后,团队成员和雷总在办公室召开了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谈,调研队不仅了解到合作社总体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来源、种植情况等,也充分了解到合作社带动合阳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情况。同时雷理事长提到,合作社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扶贫济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致力教育慈善事业,制定并实施了“一优先、二免费、三贴补、四服务”的产业帮扶措施,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谈到合作社发展现状,雷总也向团队成员表示了自己的忧愁。当地返乡的年轻人由于环境艰苦,大多不愿留下长期助力农民进行更加现代化、科技化的产业建设,她希望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能有更多的年轻血液注入乡村,以更加新颖、有效的方式帮助合作社拓宽直播、电商等销售渠道。队员们也以以青年人的视角就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问题与雷总进行探讨,为打造出新型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之路提供“青春活力”与“西农方案”

“用笔头书写乡村振兴,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这是调研队此行调研后的主要收获之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扎根基层,找准自身的竞争优势,用实际所学在社会课堂中“长才干、做贡献”。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合阳人带着一份执着,深耕一片沃土。在合阳县政府的带领下,合阳县因地制宜,坚持“产业兴县,民本安县”的发展理念,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合阳县已成功让村民们增收,走上致富的道路。未来合阳县将持续发挥产业的造血功能,真正让群众种得好、卖得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5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聚焦洱海活动 守住绿水青山
聚焦洱海活动守住绿水青山作者:文/毛晓涵图/李金宇为积极响应国家与校团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探索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在乡村生态建设所实行的政策措施及推行特色,资环学院赴云南省湾桥村调研团成…
安师学子三下乡:红色剪纸学党史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举行了“折纸再现党史”手工折纸活动。在活动中,团队成员先带着同学们共同分享了“我知道的红色故事”…
低碳同心,环保同行
自6月27日开始,至6月30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化美丽河南青春建功行动,安阳师范学…
童真美心操,自信伴童年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展示班级精神面貌,增强班级凝聚力,童行义务支教团队将安师美心操带进校园,并在操场举办了班级美心操大赛,学生们积极参加。本次比赛分为“点将组”和“推优组”两部分进行,各班…
西华学子三下乡:心得与感悟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心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承担起网络时代赋予的重任?正可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一句不朽的真理。而这次的三下乡就好比是一场战役,它给了我人生中的第…
社会实践团走访压油沟
压油沟村位于临沂市兰陵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理环境闭塞,受地理环境影响农业生产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成为省重点扶贫村。近年来,随着压油沟风景区的不断建设,给压油沟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改善…
运动不打烊,拔河有力量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童行义务支教团队在操场成功举办拔河比赛,学生们积极参加。本场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加,分成上下两场进行。第一场采取十进五…
社会实践团走访代村
代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县城西南,现居住人口一万人,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经营土地10000亩,规划利用范围20平方公里。以兰陵农企园为始,实践团队开始了对代村的探寻。兰陵农企园规划占地一万亩,计划总…
安师学子三下乡:青春“碳”路,“豫”来“豫”美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全省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战…
社会实践团走访压虎庄村
7月11日,七彩沂蒙社会实践团在兰陵县压虎庄村开展调研学习,调研乡村振兴下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发展状况。实践团了解到,压虎庄村全村70户,221人,其中党员5人,预备党员1人,背靠大山,面朝水库,优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