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到,健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普医学知识,是一条推进全民健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为推进“2030健康中国”计划,广东医科大学“知行青春”工作室党心筑梦实践团(以下简称为“实践团”)联合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白沙镇新村小学于8月11日在线上开展“医学科普小课堂”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线上授课介绍异物进眼和鼻出血的症状,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帮助同学们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本次活动旨在科普相关的医学知识,提高同学们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
严谨踏实,求真求精
作为医学生,实践团成员始终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希望将最正确、最科学的做法教给小朋友们。志愿者查阅大量异物进眼和鼻出血的资料,充分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仔细学习急救手法,保证课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本次活动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同学,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志愿者深知在给同学们讲解时不能使用太多专业的医学词汇,所以授课时,志愿者将专业词汇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度。8月11日下午三点,实践团成员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医学科普小课堂”活动。课堂内容包括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操作手法、提问互动等部分,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图为志愿者曾雅文为同学们上课。通讯员 曾雅文 供图
答疑解惑,交流互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参与课堂,志愿者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异物进眼和鼻出血的情况呢?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面对志愿者曾雅文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热情地向志愿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处理方法,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有的同学提出流鼻血要抬头止血,随后就有其他同学提出反驳意见。“到底流鼻血要不要仰头呢?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吧!”志愿者借助可爱的插图向同学们举例了一些典型的错误操作,并生动形象地讲解其中的原理,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说法。
在演示操作的环节,屏幕另一边的小朋友也主动地模仿志愿者的动作。虽然远隔千里,但志愿者能感受到同学们浓浓的学习热情,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渴望使得线上教学变得不再那么枯燥无味。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志愿者为同学们总结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借助问答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回忆相应的知识点。令志愿者感到惊喜的是,大部分同学对讲过的知识点记得非常清楚,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同学们不知不觉将医学知识牢牢记在脑中。此外,志愿者还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别人。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鼻出血的相关知识。通讯员 曾雅文 供图
传递知识,教学相长
尽管实践团成员们只进行了三天的教学,但此次医学科普活动得到了志愿者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志愿者曾雅文表示:“这次的教学让我明白‘老师’这个身份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的作用。当听到孩子们用甜甜的声音对我说‘老师辛苦了’,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感动,这让我更加坚定要竭尽所能对他们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本次的医学小课堂中,志愿者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志愿者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少年儿童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际,且接受医学知识科普少,故对于一些突发情况往往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本次科普课堂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同学们的知识盲区,满足同学们对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科普医学知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社会实践中为建设“健康中国”奉献属于青年学子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合照。通讯员 姚懿芹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