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下乡,不在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故事和风景,我是何其有幸,搭上“三下乡”之旅的列车,看塘院烽火,悟长征精神,承时代之望,续红色佳话。
六天的三下乡之旅,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脚步丈量邵阳红色土地,融媒讲好邵阳红色故事”党史学习教育团中所收获的东西与情谊值得细细回味。最难忘的,是红军翻越高山的艰苦奋斗与坚忍不拔;最感动的,是王家四代人为报答红军恩情,坚守红军墓的军民鱼水之情;最深刻的,是“红色殉道者”袁国平“如果有一百发子弹,要用九十九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绝不做俘虏”的铮铮誓言;最刻骨铭心的,是铁血上将贺炳炎用木锯断臂,以共产党信仰锻造的“硬骨头精神”;最敬佩的,是吕振羽先生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的担当意识和开创精神,同时,还有对塘院学子奔赴战场,转战祖国南北,在中华大地上奉献自己青春和智慧的无限敬仰。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贺炳炎“硬骨头”精神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贺炳炎将军用木锯一点点的割下自己受伤的手臂,这便是后人一直传颂的铁血上将贺炳炎“硬骨头”的故事。木锯一般用来锯木头、竹子之类的硬物件,但是,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难以想象鲨鱼齿般木锯一点点的侵入他的手臂,无人能与他感同身受,因为其中的非人的折磨与痛苦,只有他一个人默默承受。我在想,当时的他是否后悔,是否会害怕,是否也感到无助,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如今太平盛世,海清河晏,岁月静好,是老一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铸成安全的堡垒,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一群中国人保护得很好”我们是属于那一批被保护得很好的一群人,我们不需要经历战争年代的炮火硝烟,不需要面临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不需要熬过啃树皮吃树叶的饥荒岁月。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现在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唯有努力奋斗,才能不愧对老一辈的拼命守护。
一路走来,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回顾了红军征战的腥风血雨。随后,我们开展了“移动思政课”教学,在实地调查和走访后,各团队成员发表了自己的感悟。感情真挚,朴实无华。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是先辈们用血泪凝结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血性,要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精神。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场“宝藏”之旅,其中蕴含着无法用价值衡量宝贵财富 ,我们用脚步丈量得知的红色故事比书本上枯燥的红色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从中才能真正理解致敬英雄,爱党爱国的深层意义。其中学到的东西不仅丰富了自己,同时也为思政课的学习提供新思路,为以后的思政教育铺路架桥,以亲身走访的经历向学生传达更真实的例子,使思政教学不局限于课本。在探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路上,并不会因为三下乡活动的结束而止步于此,我将会追寻红色足迹,不忘初心,奋勇前行。(通讯员 廖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