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农学子三下乡:聚力乡村振兴,探索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致富路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次倩玲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而产业融合则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我国乡村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寻找解决乡村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困难的解决方式,资环学院赴延安山地苹果产业调研队来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杨家窑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通过了解其产业发展模式,剖析其关键的发展政策和战略方针,对其成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价值。

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着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8月13日,调研队前往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杨家窑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参观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建设情况。据介绍,如今的杨家窑村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有5个4000平方米的连体温室,1个现代化的种苗科研中心,年产种苗150万株。园区内还引进木瓜、香蕉、百香果、金龙蜜枣等,发展观光采摘农业。此外,大接杏、特色葡萄、寒富苹果、鸡心果、忆香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也逐渐“落户”杨家窑。依托600亩杏树地,村内每年可产果实300多万斤,可供两万人品尝、采摘。

通过村民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多年来,杨家窑村领导班子坚信发展现代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支持,是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所以他们始终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走在杨家窑村居民区,我们发现这里的居住环境绿化率高,房屋鳞次栉比,是美丽的小别墅住宅。通过和乡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杨家窑村不仅着力于多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水平,还在民生、教育、养老、助困等多个方面,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在民生保障方面,村委会还在村办企业安置村民就业,教育方面投资6000万元,新建了九年一贯制高标准学校,并配套建设附属幼儿园;村委会出资为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村内建成村民综合服务体系,村委会为村民缴纳小区物业费、数字电视收视费、供暖费等各项费用,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在各项惠民措施的有力推动下,杨家窑村的村民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乡村留得住青年,留得住人才。

大胆改革集体经济模式,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最后,我们来到杨家窑村党支部进行走访调研,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党支部负责人,向他们了解杨家窑村由贫困走向富裕,由脏乱差走向欣欣向荣的成功之道。

据访谈了解,杨家窑村的成功起步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乡村产业建设起步时,他们凭借毗邻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优势,从服务煤矿起步,与塔山矿达集团达成合作服务协议, 确立了服务煤矿发展集体经济和实施种植、养殖、加工、贸易“四业”并举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创新性地以村集体、村民共同入股的方式,并于2006年成功成立了该村第一家村办企业——卧龙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随后该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相关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至今,杨家窑村年实现利润已达7000多万元,而村办企业的成功运营又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边触摸城市脉搏,一边留住淳朴乡情”。杨家窑村的发展,让我们见识到了乡村的美丽巨变,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成功模板,青年一代的我们作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去深入了解民生问题,去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发展过程,让思想与人民紧紧相依,让科研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实践中我们锻炼自我,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践行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我们义不容辞,接续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7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承辉”实践团成员前往桂林市大圩古镇开…… 吴玉凤 陈梦瑶 张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解读友谊关的“爱国”语言景观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友谊关进行为期七天的寒假“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语言解读中越历史,景观遇见爱国之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思思)抵达友谊关,跨越百年风霜血雨,见证中越情谊变迁;透视语言景观,解读中外话语编码,挖掘爱国情感互动机制。1月13日至20日,广西师范大学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广西…… 吴玉凤 陈思思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三下乡:乡俗逢纸狮,桂情系非遗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走访大圩,与民众面对面交流,重拾乡里邻间的舞狮记忆;礼遇非遗,与传承人对话,聆听纸塑狮头技艺的前世今生。1月9日至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桂影流韵·纸狮…… 吴玉凤 陈梦瑶 张巍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纸塑狮头文化承古今,大圩古镇民俗聚人心

(通讯员:吴玉凤陈梦瑶张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1月9日至12日,广西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发振兴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最新发布

普通话推广 我们在行动
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同学们对普通话的正确认识,安阳师范学院童行义务支教团队于七月上旬为孩子们带来了推广普通话活动。2022年7…
点滴微光聚,健康中国行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实践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世界总死亡率的88.5%,膳食营养摄入构成不合理是慢性病的主要原因。”而早在2017年,我国因不良饮食导致的慢性病死亡率排名全球第一。—…
锡院学子三下乡:行程万里,初心如一,让党史宣传深入不同群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喜迎二十大——党史教育”实践小分队在指导老师姜欢的带领下,前往江苏南…
“彩虹e教”,播撒希望——安徽师范大学赴黄山市安凌中心学校“彩虹e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本网讯(计信学院方瑶)8月29日上午9:00,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级15名本科生怀着一颗颗赤子之心,前往祁门县安凌中心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校校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教学安排进行进一步落实。在到…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采访杨冬生
为增进与峏山杨传承人的联系,及时获取关于峏山杨发展状况最新实际信息,得到峏山杨传承人的建议与帮助。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于6月18日上午赴柘皋镇大杨村采访峏山杨第25代传承人杨冬生先生,本次采访活动由…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感悟--杨帆
在今年6月16日,振奋人心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宣告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我所参与的传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在当天由团队指导教师金晶主持召开准备会议,全体成员参与其中,进行了最后…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工作总结
峏山杨中医文化宣传实践团自2019年开始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坚持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获评“一院一镇一品”专项。为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推动校地合作持续深入进行,峏山杨中医文化宣传实践团在团队指…
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指导老师工作布置会
为了明确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三下乡具体方向与具体人员安排,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于6月16日上午九点半在党员之家召开峏山杨实践团三下乡工作布置会议,本次会议由指导老师金晶主持,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全…
【教学科研】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中层干部会议
9月2日,经济管理学院在商学楼六楼会议室召开第一学期中层干部会议,深入总结暑期主要工作,全面部署本学期重点任务,会议旨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带动全院教职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时不…
走近乡村:探寻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月10日,骄阳似火,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划影响因素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里桥村探寻生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炎炎夏日,探寻美丽生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