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城市发展历史,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加深大家对于这座城市的认同感。2022年7月13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星火”暑期实践队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博物馆,探寻城市记忆,感悟时代变迁。
这是一座吟诵在诗歌中的城市,敬亭山,桃花潭,谢朓楼……因李白,杜牧等文化巨匠的吟咏驰名中外。“君子善吟,世人善谣”,使得宣城有“自古诗人地”的美称;这是一座流淌在水墨画中的城市,“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这里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画卷,它定格在中国书画史奔腾不息的长河里;这是一座既古老又有底蕴的城市,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史贯通古今。陈山遗址、丹阳铜、宣州窑、笔墨纸砚……承载着千年古郡的文明;这是一座曾经焦急着苦难与抗争的城市,战火与创伤,落寞与繁华。宣城,就在这样的冲击中,坚强的一路走来,是出日落,生生不息。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倾听他,了解他,遥想他。
宣城市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宛陵湖景区之中,与对面的图书馆遥遥相望。走进博物馆的一楼,这里记录了宣城的红色历史。我们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宣讲,仿佛自己也处在一个紧张惊险或感人至深的革命年代,以格外生动的形式真正学习了党史感悟的道理。其中宣城市首位共产党员李紫翔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李紫翔,原名延瑞,1920年秋,考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院,1923年由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宣城市首位共产党员。在之后的时间中,他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并于1925年随李维汉同志赴北平向党中央请示工作,见到陈独秀。1926年凤调北平主持共青团北方区组织工作,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呼应北伐,扩大革命影响。听完讲解员的讲解,遍观李紫翔的一生,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一系列故事,也就成功的反映了当时做共产党事业发展的曲折。
进入二楼,历史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迎面就是一面墙的木雕《宣城郡图》,描述的正是清代宣城城市画卷,画面上山川城郭,小桥流水,无所不惧,呈现出当时宣城盛世繁华的壮丽图景。这幅图是宣城辉煌历史的一个浓缩,也是宣城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开始。宣城古属扬州,战国中期称爰陵邑,秦时设县,汉出设郡,截止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顺着楼梯走到三楼,三楼主要以文房四宝进行介绍。宣城是以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为代表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在省内一些博物馆也有相关的文房四宝展示,宣城如何独树一帜?根据讲解员介绍,博物馆开辟这个专区,着重突出记忆和体验的概念,让参观人员在文房四宝的深度互动中自然而然的了解其制作技艺,文化传承等具体内容。作为文房四宝的原产地域或重要产地,宣城市文房四宝传统制作技艺流传千年,具有不可复制,难以替代的独特性。在博物馆的三楼,我们看到了曹大三造纸、胡开文制墨和太白赏砚的雕像,充分还原了历史典故,这也是对传统制作技艺的形象再现。这些传统瑰宝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流程,凝聚着制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生产工具文物让我们从中窥探到了华夏文明的传承历史。
历史彰显过去,也昭示着未来丰厚的历史积淀,是美好未来的基础,勤劳智慧的宣城先民,沿着水阳江畔从远古走来,一路沧桑,一路风华。从丹阳铜山甲天下,到泻向宣州雪白瓷。从宣城梅花遍地开到文房四宝名四海,创造了诸多奇迹。(通讯员 熊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0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