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仰渡江真英雄 争做时代新青年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江苏省南京市实践团
“江外无事,宁静若此。”江宁之名得于此。而许多年前的某个四月,江宁并不宁静,而是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战役——渡江战役。正是一年最热之际,实践团成员顶着酷暑,前往南京(旧称江宁),进行红色文化的走访调查。我实践团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位于长江畔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对这里的红色文化进行调研评估。
图片名称:站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遥望党史馆
早晨,实践团成员从各自住处乘坐交通工具,在位于鼓楼区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门口集合。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成员们在网络上提前预约,并佩戴好口罩,按照防疫要求依次进入纪念馆。从大门口向右转,经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就进入了场馆。场馆内设有空调,温度宜人,实践团成员在凉爽中开始了调研。
图片名称:实践团成员参观烈士手迹
图片名称:渡江战役军用物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大字: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精妙地概括了渡江战役的历史地位。毛主席雄劲有
力的字体更是把成员们拉入那个烽火狼烟却又胜利在望的年代,炮火声船声在耳旁响起,江水翻涌,而解放军们毫无畏惧地勇度长江,创造了近代史上的壮举,为江南地带的解放开辟道路。
纪念馆的陈列被分为四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条理清晰,给成员们带来优质观感。跟随浏览的脚步,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很多参战的英雄人物,浏览了那个年代不够先进的武器和军用品。纪念馆中的老物件,在展示当年战争艰苦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敬畏,各个物品都标注了由谁捐赠,也表现了纪念馆的严谨和负责。
图片名称:团队合影
纪念馆尾声处设有纪念品店,所陈列的纪念品都与渡江战役相关,成员们仔细观察纪念品的设计理念,积攒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调查了纪念品的质量和销量,发现场馆里的纪念品质量虽好,但销量却不如人意,通过采访,成员们得知,多数游客不愿意花钱购买此类纪念品,认为没有必要。实践团成员们撰写了纪念品的改进方案,希望对场馆有所帮助。
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参观了近在对面的党史纪念馆,了解共产党的发展史。场馆附近还有青少年参观纪念馆之后的手抄报展示,让成员们看到了新一代的力量。薪火代代相传,红色永不熄灭。
此次调研之旅,使我们大受震撼,观察到许多新型展览形式,对场馆的空间设计、游览设计也有了一个评估打分。同时也对党史进行了记录、对纪念品的销售提出了建议,收获颇丰。
(机械学院/黄韵桐)
酷暑之时,清凉之旅
盛夏的阳光炙烤大地,我的心也同样火热。跟随其他成员们的脚步,我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场馆里的清凉与室外的炎热形成对比,也让我的精力变得更加旺盛。走在场馆里,我看到沿路光影变换,营造出了战争的紧张、胜利的喜悦等各种氛围。图片与多媒体展览结合、实物与模型结合,让我真真实实感觉到纪念馆的用心。我体验了向敌舰开炮等多个项目,仿佛置身于当时战争的年代,也投入到了战斗中去,这让我在身临其境中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机械学院/段保良)
不忘历史,守护长江
今天我们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和其他成员会合,开始了一天的实践。我们先按照游览路线前进,一路上,我们在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不忘拍照记录,场馆里光线比较昏暗,让我很有穿越回当年的感觉,而展览物品周围又有灯光,方便游客参观。在行进过程中,我和别的成员相互探讨,也听导游姐姐对一些图片或史料进行了讲解,加深了我的理解。
没有想到今天的实践会如此有趣,不仅参观了,还调查了纪念品,甚至还欣赏了小朋友们的手抄报。我认为我们应该铭记这一段历史,振兴中华,守护长江,守护我们的每一寸土地。
(机械学院/王云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