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红色基因,8月3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队前往潮州市潮安区大吴泥塑博物馆及吴维清泥塑工作室进行参观访谈。在大吴泥塑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老师给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大吴泥塑的历史来源,同时也讲解了代表作品的内容和涵义,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大吴泥塑中的潮汕文化特色以及蕴含其中的时代色彩。在吴维清泥塑工作室,实践队员对吴维清老师进行了泥塑相关内容的访谈,吴老师给队员们介绍了泥塑制作过程并演示了一小段制作泥塑的过程,用精湛的手艺来突出大吴泥塑的艺术特色,让实践队员理解到大吴泥塑是技艺的精细刻画,同时也领略到一段包含着潮安味道的百年乡愁。听大吴泥塑说故事,观其演绎百年潮汕文化。大吴泥塑博物馆创办于2018年,2019年被授予为潮州市文化研学游基地,2021年正式进入非国有博物馆名录,分别设有展览区、泥塑体验区、礼品文创区以及研学游基地。大吴泥塑历史悠久,据讲解员吴冬燕老师介绍,大吴泥塑的历史可溯至南宋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湖小姐,大吴翁仔”是潮州民间流传许久的一句俗语,形容银湖的女孩美丽俊俏,也是赞赏大吴村的“土翁仔”巧夺天工。大吴泥塑的工艺技巧独特,吴冬燕老师在访谈中说道:“大吴泥塑在贴塑技艺中大量采用衣纹中的印花浮雕装饰,也称‘浮雕贴’,浮雕贴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他泥塑的独特之处。”除了技艺独特这一特点,大吴泥塑还有用途广泛,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的特点。走进展览区,便能近距离观赏到许多泥塑艺术家的作品,大吴泥塑不仅充满了夸张的艺术色彩,也有写实的一面,其既有描绘地方传统潮剧、民间传说,还有取材于大众生活的内容。在采访中,老师说到“游客不只是看到我们大吴翁仔的工艺,翁仔里也包含了非常多我们潮汕地区的很多传统文化。”博物馆里有一副作品名叫《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寓意未成年的孩子像在花园中一样,待孩子虚岁15岁时便是成年,要将其“牵出花园”,让其有独立生活的意识。老师介绍道:“《出花园》这幅作品里面就包含了潮汕地区拜老爷、拜神的元素,把我们潮汕地区一些文化体现在这里面,这个仪式就是在提醒孩子成年后要学会独自面对世界,要有担当,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大吴泥塑还原了许多潮州传统民俗活动,这副作品便是其中之一,体现了强烈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极高的艺术表现水准。不仅仅是泥塑作品展览,大吴泥塑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泥塑戏剧脸谱,同时还有铁枝木偶戏的展示台。大吴泥塑和潮州的铁枝木偶戏也是息息相关的,铁枝木偶戏被称之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所用的木偶头部便是来自于大吴泥塑中的泥塑脸谱,大吴村的泥塑戏剧脸谱多达一百多种。所以,大吴泥塑博物馆陈列的不仅仅是作品,同时也是从泥塑作品内涵、潮州戏剧文化等多个角度在展示和宣扬潮州文化。跟紧时代步伐,用大吴泥塑讲好中国故事 。在采访中,吴冬燕老师说道:“每一个翁仔都有自己的故事,来自于小说、潮剧、民间故事等。”场馆里有大量泥塑,人物往往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的原型,有歌颂劳动者的泥塑,有纪念红色党史的泥塑,更有紧跟时事,赞美抗疫白衣天使的泥塑。迈入展览区,充满潮汕风情和时代色彩的大吴泥塑让实践队员们惊叹不已。有手握麦穗,戴着草帽的袁隆平爷爷的塑像,瘦削的面容,短短的头发,面露浅浅的微笑,显得非常慈祥和朴实。有手拿消防枪,冲锋火场的消防员,壮实的身体,坚毅的表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会讲话,会呼吸。为了纪念、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馆长夫妇二人合作完成了《左联成立大会》这幅作品。左联在上海成立,2020年是成立90周年,特此做作品纪念。据老师介绍,在这幅作品中,里面的成员很多是庵埠潮安区的人。不仅如此,《朱德与陈波儿》这幅作品中的陈波儿也是潮安区的人,她不仅是电影战线的女杰,更是抗战时期的巾帼英雄。她曾组织并率领上海妇孺前线慰问团,赴绥远前线,慰劳抗敌守土的将士;她曾率领敌后妇孺考察团,从事妇女运动和敌后戏剧活动。陈波儿曾在延安受到朱德的接待,《朱德与陈波儿》这幅作品就是朱德接待陈波儿的场景。看到这些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实践队员们感受到:泥塑匠人们是在用传统方式重温红色经典,每一副作品都栩栩如生,仿佛再现当时的场景,通过这些泥塑作品,实践队员们感悟到了革命先辈的浓厚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馆长夫妇在2020年创作了《相逢萍天下》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刻画了抗疫背景下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以及医生护士们合作对抗疫情的场景。护士医生们身着白色戎装,戴着口罩,在为别人测体温,而一旁的钟南山院士迈着脚步,和李兰娟院士争分夺秒地在讨论着抗疫对策......一个个人物形神兼备,出神入化,这幅作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整幅作品再现了疫情背景之下医务人员携手抗疫的场景,所以这份作品名字叫相逢萍天下,医务人员汇聚在一起,携手把疫情战胜。整幅作品再现了疫情背景之下医务人员携手抗疫的场景,让实践队员们感慨:泥塑手艺人不仅仅是非遗匠人,更是时代的记录者,每一段峥嵘的岁月都体现了每一代人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握紧时代接力棒,传承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吴维清老师是大吴泥塑第二十五代传人,有从事泥塑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迈入吴维清老师的工作室,只见墙边排列的展览柜上吴维清老师的作品琳琅满目,人物作品上的表情惟妙惟肖,人物皮肤和衣服上的线条更是别具匠心。实践队员们在访谈吴维清老师的过程中了解到:吴老师接触泥塑是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爷爷奶奶都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并且是一种巧合,从十几岁开始就非常喜欢,在成长的过程中,爷爷奶奶在工作之余也和吴老师讲述大吴泥塑的优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吴老师从小就受大吴泥塑的熏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成长。紧接着实践队员们观摩了吴维清老师的泥塑制作,在采访吴维清老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关于泥塑的制作非常的繁琐,首先是挖泥,适合的泥土有深有浅,需要做到边挖边挑,然后再进行炼泥,其次是捏塑、烧坯、彩绘等十几个步骤才能完成一个泥塑。在观摩作品制作时,实践队员们发现吴老师在制作泥塑过程中十分全神贯注,完全置身于享受且屏蔽外界一切干扰之外的环境中,左手托着待完成的泥塑,右手不断地改变着位置,捏造出心里所期待的作品的外形,使用刀具时,熟练地裁切出片状,凹出理想的造型。在吴维清老师所制作的泥塑中,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能让观赏者印象深刻,传神的眼睛、逼真的神态,让人感慨万分。吴维清老师为队员们介绍:他在为作品人物制作表情时首先去了解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具有怎么样的形象特点,然后是打好泥土的基地,再根据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所具有的适合它性格特点的形象表情来塑造,所塑造的每个部分都拆开来做,最后再进行组合,这样做出来的人物才会惟妙惟肖。表情是一个人的精髓,也是给欣赏者的第一印象,而吴维清老师所塑造的作品表现力极强,能瞬间抓住人的眼球,这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吴维清老师在泥塑生涯中有着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实践队员们采访吴老师是什么动力支撑老师一直从事泥塑行业,吴维清老师回答道:从小的熏陶,加上十几岁时跟随父亲去观看人像作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一开始的学画画,画孔雀开屏、三打白骨精……到后来画动物,再到画花草,从兴趣转变成了爱好,正是这种过程的转折,从中体会到的乐趣让吴老师一直坚持到现在。非遗文化绝不是一幅已完成的作品,死气沉沉地等待着观赏者的到来,它是在非遗传承人手中一针一线、用心捏造的栩栩如生的产物。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扛起重任,在宣传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实践,在实践中传承,才能让泥塑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7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化同学们对莫高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11月24日,由校团委主办,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承办的博雅大讲堂于东校区4#B208开展,本次活动特邀运河学院副教授吕德延作为……
贾静怡 宋铭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强化当代青年的尊老敬老意识,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防护能力,特别是针对冬季老年人高发疾病的预防,11月24日,聊城大学绿野协会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了“护航夕阳红相约健康行”活动。在社……
王曰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了解中国历史红色故事,11月24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青年之家三楼举办了“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星火影院观影活动,学院团委书记……
任娅楠 曹宇辰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征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征信观念,推动诚信社会的建设与发展,11月24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B105举办了“点亮征信之路共筑诚信社会”专题讲座,讲座特……
宋铭鑫 贾静怡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怀意识,促进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1月19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1班和4班团支部于聊城市聚园社区开展了“巧手……
王梦琪 宋铭鑫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关注,11月18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东校区4#C302开展了“国防教育映初心征聘……
王梦琪 杜彦硕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团中央青年……
解梓瑄 冯若曦 初梦平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11月16日,地理与环境学院2023级8班团支部于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消防实践燃青春安全护航谱华章”社区实践活动……
陈雨乐 徐志典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