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受古建之美,传承中华文化 ——西建大学子赴山西开展古建筑保护及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 作者:刘罗扬 杜佳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创立先辈梁思成先生有言:“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梁先生告诉我们,了解中国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是认知我华夏民族文明文化的重要途径。秉着重走梁林二位大师的古建筑调研之路,继续发扬建大人“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优良品格;为地上文物保护贡献土木学子青春力量的初心,8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黄河流域古建筑保护及乡村振兴服务团首先前往山西省会太原市展开社会实践调研。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太原古县城,古城内层楼叠院、高脊飞檐。在能工巧匠们的精心修缮和建设下,这座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凤凰城”穿越历史风烟而来,重现繁华盛景。怀着来自心底的学习心态,实践团队首先参观走访了山西一建集团的古县城项目部,并与单位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座谈。

实践团成员参观项目部展厅时,工作人员为其讲解了如何传承并发扬传统古建筑的营造技艺以及BIM技术、数控加工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的应用。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园林古建筑领域的发展、已取得的相关成就及公司理念等基本情况,实践团重点围绕学校发展历史、本次实践的目的意义、预期效果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古建筑保护相关技术和施展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举行了“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

会后,实践团正式开始追寻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大先生的足迹,前往古老而优美的山西晋祠博物馆参观学习。它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初入晋祠,映入实践团成员眼帘的便是水镜台。它得名于《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一句。实践团考察发现,水镜台的前台为卷棚式屋顶,与阁类似;建筑正中又是宽敞的高台与大殿,而后部为重檐歇山顶,又像座楼。

穿过金人台和对越牌坊,踏过最古老的立交桥——鱼沼飞梁。实践团一行人便到达了晋祠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

实践团一行观察发现,圣母殿的檐柱上有八条盘龙的特殊装饰。且木雕盘龙鳞爪分明、盘曲有力、极尽庄严威仪,这给建筑增添了独特且鲜活的灵气。走入殿内,两侧摆有共43尊宋代彩塑,个个精美绝伦、惟妙惟肖,具有极强的艺术感。当实践团成员目光投至正中,圣母居中而坐,神态庄严;其他侍女分立左右,动作各异、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实践团再向圣母殿南北两侧参观学习。南侧为难老泉,亭上有“晋阳第一泉”匾,其上还挂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行书题写的“难老”匾,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北侧有古树周柏一棵,周初所植,距今已有三千年之久。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欧阳修有诗赞之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与难老泉、宋代彩绘泥塑并称晋祠“三绝”。至此,实践团对于山西古建考察的第一站顺利结束。

古建筑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历史的真实缩影,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资源。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修复好,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才能发挥“实物史书”、“历史年鉴”、“文化载体”的作用。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黄河流域古建筑保护及乡村振兴服务团的脚步会踏往更多的古建筑进行学习调研。用心保护古建,传承中华历史,维系民族文明,矢志践行西建大土木学子的青春誓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教小孩手工
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手工,乐在其中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贺玉婵)为支持乡村教育,培养小朋友们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7月14日,湖北二师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小村举行暑期支…
跨越千年历史,感受古塔韵味——西建大土木学院赴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开展古建筑调研实践活动
为响应习总书记推动开展的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进一步调研现存古建筑保护修缮情况,尤其在自然灾害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将中国历史的文化瑰宝完好地保留在祖国大地,为中国古建的保护传承工作贡献建大人的…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延续红色基因文化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闪闪红星实践队,于2022年暑假期间开展三下乡活动。团队在寿光市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参…
寻找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1.1寻找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为弘扬鲁西南战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再出发。2022年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闪闪红星实践团成员王寒寒来到菏泽市郓城县,走进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
留守儿童 我们守护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贺玉婵)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持乡村教育,7月14日,湖北二师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小村举行暑期支教活动。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以积极热情的态…
材料学院王晨嘉2022暑期社会个人实践活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犹如战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而战的严峻斗争。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决定了,只要人民需要,就应该冲在最前…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8月2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队进行参观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采访红色工作者等活动。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位于老市区海平路97号,以“华富电料行”作为…
曲园学习三下乡:学习红色文化,宣传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亦是非物质文明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领略非物质文明的魅力,同时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和发扬红色文化,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在2022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闪闪红星实践队队员王美…
湖北学子三下乡: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通讯员董紫悦)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三下乡之-地震安全主题教育
地震安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主题教育课程。为此我先导入主题,告诉同学们“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需要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接着我就讲述地震避险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