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讲述“华龙一号”中国制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碳”索未来志愿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理解和把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2022年6月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碳”索未来志愿服务队举行了“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向广大曲园学子讲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中国制造的硬核故事。

关注工程建设了解运行情况

作为“碳”索未来志愿服务队的首场宣讲,开讲前同学们满怀期待准时到达活动教室,宣讲团队成员身穿蓝色工作服、胸前佩戴“强国有我,‘核’你一起”的蓝色工作牌,热情高涨,宣讲活动顺利开始。

宣讲队员首先将碳中和从主要概念、全球变暖的严重性、各国主要相关政策、目前距离目标差距和实现碳中和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答、联系与延伸,让同学们认识碳中和,初步了解国家能源局的新政策。对于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间只有30年的时间,时间更紧迫、减排规模也更巨大,存在着积极与有序安全发展核电的紧迫性,同时在紧迫的当下我国也具有安全发展核电的优越性,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也体现出了中核集团具有推动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

“我国是最早建设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在建三代核电厂机型与数量最多的国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对我国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的研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宣讲队员讲述到这里时,同学们纷纷对此感到骄傲与自豪,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独立自主创新硬核技术支撑

随后,宣讲进入“华龙一号”技术创新与工程成就部分的解读。基于国内三十余年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运行经验及持续十余年的自主创新研发历程,中核集团深刻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华龙一号”的设计构造中采用独创性堆芯设计,开发自主燃料,实现核反应堆的“中国芯”。

谈及本次宣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位同学立即锁定到:“华龙一号”是国际上最安全的商用核电技术之一,采用“能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双层安全壳设计,事故后为包容放射性提供双重屏障。这种设计还能够抵御17级台风、超9度烈度地震,具备抗商用大飞机撞击能力,具备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能力。可以说“华龙一号”具有目前人类对核电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够确保核电机组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核事故。

一次次核电站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支撑着我国形成三代压水堆型号标准体系,对标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形成了涵盖核电厂全生命周期,包括2360 项标准的华龙一号标准体系 ,有力支撑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助力我国核事业健康发展。

持续优化技术谋划美好未来

“这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我们要把它推向非洲和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非总统祖马这样说道。在讲述“华龙一号”发展前景的模块,宣讲队员还带来了宣讲团吉祥物“核小U”的文创纪念品,鼓励大家从生活中各个方面探寻辐射的踪迹,与同学们一同探讨。期间,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积极举手说出自己生活中对于辐射的所见所闻,教室秩序井然,宣讲成效可见一斑。通过观看探访“华龙一号”内部构造的宣传短片,现场的同学们更是直呼“硬核”。前进永无止境,面对市场环境与需求的不断改变,华龙研发设计创新团队确定了未来新的发展目标:

更安全:核电技术实现从并跑全面领跑,如核安全理论创新。

更环保:实现高效、节能和废物最小化。

更经济:相对其他三代核电堆型更具经济性,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华龙一号”团队仍将进一步发挥“极致安全、协同创新”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势 ,落实国家核能发展战略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次宣讲的核心精神是科研精神、和平精神的双重结合,展现我国对于核电技术安全的重视与“中国制造”反映出的大国责任,重点宣扬了中国发明、中国科学的安全、环保、经济精神。

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在此次活动过程中,宣讲团成员热情讲演,现场观众更是积极参与互动活动,在宣传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及“两弹一星”精神的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了我国科技的力量,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核技术的兴趣,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于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自信”,进一步理解国家核能发展战略,使其了解国家战略在“双碳”大背景的发展下作出相关核电的努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学习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我国核电知识普及度,鼓励大家一同成为美丽中国的行动者,用科技的力量完成中国与世界的绿色约定,共创美好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消防安全零距离,筑牢校园“防火墙”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消防安

为普及防火灭火知识,提高消防技能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保证学生的安全。7月12日上午九点……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资助政策下乡行,深入基层知民情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三下乡调研活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暑期赴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村于7月8日正式开始实地调…… 黎子琳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探新路,知识进一步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辖区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引领走近科学,开阔青少年眼界,激发辖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2023年7月7日下午,岭南师…… 苏诗婷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

2023年7月12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文艺汇演在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小学圆满落幕。米粮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出席本次活动……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保持学习之心

听课,是教师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听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 胡非怡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学生安全,事关你我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现在正值盛夏,水上活动逐渐增多,溺水事故时有……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中进步,记第一次给学生授课

今天是我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第一次授课,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小朋友们进行授课。不同于以往小组作业的授课,小朋友们真的活泼好动,这是大学生身上所不具有的。尽管自己已经在上课之……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趣享运动,携手成长 ——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举办“运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相关规定。2023年7月9日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茂名市电白…… 何晓杰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讲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大青…
践行公益,关爱弱势群体
短暂的暑假即将结束,但这次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体验是难忘的。我们增加了社会体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们这次进行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更是让我们觉得意义非凡。这次社会实践开始进行前,…
服务弱势群体,创造温馨社会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地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不足,为以后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对我而言,这…
服务弱势群体,提升自我能力
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群体中的一个规模强大的群体,该群体的产生和发展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随着其生活节…
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曲园学子讲述“华龙一号”中国制造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
关注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勇担社会责任
有幸加入到孕妈妈解忧公益组织团队中,并在这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核心思想,共同聚焦孕产期妇女心理问题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近些年来政府在一步步地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力…
关注产期医患,重视心理健康
病毒肆虐,封城危机,一时间人心惶惶;前期逐日上升到死亡人数是中国人民最大的心结,居家隔离也令普通人感到无奈和恐惧。患者家属承受的是短期内失去多位亲人的重大打击与深深痛苦,也有家属被感染他人的风…
“碳”索未来,“核”你一起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1千克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且不排放二氧化碳。核电全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水电、风电相当,是太阳能光伏发…
曲园学子三下乡:“碳”索未来寻发展,核能助力碳中和
6月16日上午,“碳”索未来志愿宣讲团于E101教室举行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发展历程宣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由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宣讲与党史教育文艺节目两部分组成,…
徜游英雄碑林,感悟革命精神
徜游英雄碑林,感悟革命精神在对革命烈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王先生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他们的文化根据地——英雄碑林,里面每座碑上都分别记录了赵一曼、赵尚志等不同红色英雄气壮山河的诗词。诗词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