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新青年,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 2022年7月4日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团走进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了解当地发展现状,感受当地红色教育文化,调研当地发展现状,传承红色精神。
初到蒙姑镇,调研团成员们对一切充满着好奇,绿水青山,映入眼帘,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故事的第一站开始于蒙姑镇政府,在这里,调研团初步了解了蒙姑镇的基本情况,蒙姑镇共有七个村落,其中文笔社区、蒙姑社区、大朵村、牛泥村将是调研团主要参观的村落,在蒙姑镇政府,调研团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的红色历史,了解到当地的主要产业,了解到当地的主要的农产品等,在这里,调研团成员看到了为蒙姑镇发展任劳任怨的政府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交流后,感叹大家的不容易,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文笔社区,这儿有专属于蒙姑镇的红色故事,红色教育基地是文笔社区的一大亮点,文笔社区是由因白鹤滩水电站导致水位上升的居民搬迁而组成的一个新型社区,此处四通八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此处增添了一大亮点,结合目前智能时代的普及,打造智慧社区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来到这里,调研团第一次感受到智慧社区给村民们带来的便利与智能,感慨科技时代带来的便利。
图为调研团在农户家中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
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蒙姑社区,走进农户家里,了解当地的风水人情,第一户是种植花卉的农户家中,据介绍,该农户每年种植的主要花卉为向日葵,每年种植面积高达十余亩,在蒙姑镇缺土的地区这样大规模的种植极为少见,该农户主要种植的花卉出售至云南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斗南,据介绍,该农户种植的花卉均能独立销售完成,调研团成员们皆为其感叹,第二户是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平时在家务农,子女在外务工,家中老人在家仅以务农收入生存,入门可见的便是满地的玉米,很有农乡韵味的一家,下一户调研团来到了蒙姑镇当地最大的手工红糖生产基地,当地的红糖以手工无添加为招牌,调研团前往至此,观察了制作红糖的基地,了解了古法制糖的步骤,品尝当地红糖的味道,参观结束,调研团对红糖提出评价以及一定的加工方面的改进方法。下一站调研团来到了大朵村和牛泥村,让调研团为之惊讶的是这两个村落的地理位置,经过崎岖的山路,许多调研团成员第一次走进如此的村里,纷纷感叹,来到大朵村,了解到当地主要种植大雅柑和烤烟,调研团纷纷走进土地里感受当地的风情,牛泥村主要种植玉米和酸石榴,随处可见的种植地,这两个村落的海拔很高,能种出这些农作物想之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走到这里,我们在蒙姑镇的所有行程都已经结束了,调研团对此表示不舍,并与当地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道别。
图为调研团在小碗红糖处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至此,调研团整体行程已经结束了,不过我们的故事并未结束,从初到蒙姑开始,满怀热情,整装上路,便迎来了与蒙姑镇的故事,走进蒙姑,调研团看到了不同的风水人情,为蒙姑镇人民的热情而感到,为当地的特色所吸引,满怀热情,在回去的路上,蒙姑这二字已刻入调研团的脑子里,期待着下一次与蒙姑的见面,也期待着蒙姑有着更大的变化,有一天蒙姑能够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蒙姑的声音能够越走越远。
七月,团聚一堂,一起走进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感受着金沙江畔独有的红色文化,映入脑海的是红军的身影;了解着蒙姑镇独有的风水人情,淳朴的农民,落地便有一种入乡随俗的感觉;品尝着因蒙姑镇炙热的气候孕育出来的水果,香甜入口,让人流连忘返;想象着蒙姑光明的未来,小碗红糖名声越来越响,果运水乡能够在蒙姑彻底实现,时间短暂,与蒙姑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记忆是无法抹去的,与蒙姑朝朝夕夕的相处,历历在目,总而言之,走进蒙姑,是一场难忘的经历。
图为调研团在牛泥村前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涵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9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