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生如夏花的我们应让青春插上梦想的羽翼,让青春闪烁奋斗的光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每个年轻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我始终相信,美好都是奋斗出来的。2022年7月14日至18日,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徽’毫泼墨兴文化,茶韵飘香续发展”团队赴安徽歙县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三下乡队伍中的一员,我也获益匪浅。
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这次活动是由我和另外两位本地同学自发筹划、开展的。歙县这片土地孕育了我,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家乡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次我们是怀着回报家乡的初衷参加活动的,三下乡结束以后,我更加体会到了这个责任的重大。虽然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我们达到的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文房四宝、徽菜、茶文化等。此行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徽州古城,以徽州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中心,对“徽学”展开了初步调研,在讲解员生动叙述中,徽州文化背后的故事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历史与现实之碰撞、古今文化之激荡,让我流连忘返。徽菜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商位列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学更是中国地域文化三大显学之一,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鼎鼎大名的朱熹、戴震、程颐、陈灏、胡宗宪、胡雪岩、胡适、陶行知、胡开文等等,古徽州名人辈出,文化光彩夺目。 这让我意识到,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徽州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徽墨作为我们的徽州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点。我们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探访文房四宝之一——徽墨的起源与发展,一同感受徽墨制作技艺中的匠心与传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近距离观看了徽墨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徽墨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当被大力弘扬。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徽墨的生产、销售受到较大影响,为突破困境,各企业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打造线上线下的新型零售模式,不断挖掘本土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徽文化品牌。徽墨产业从只在本土发展,到如今成为歙县代表产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这不仅是歙县人民的劳动成果,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成果。在日常生活也一样,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不妨换个思路,说不定问题在不经意间就解决了。
茶文化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钟,我们探寻了黄山特有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的起源与发展,饱览了茶博会的种种,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渊源历史和深厚文化,感受到了非千年不能积累的民族底蕴。百年品牌,百年茶树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通过这些天的经历,我意识到吃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古徽州人却有“徽骆驼”的外号,就像骆驼一样,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文,抑或是从军理政,都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奋力向前。遥想百年前,历代雄村弟子,就是在竹山书院苦读,立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跨越时空的碰撞,让人感叹不已! 这次下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活动回报社会的决心,以后有机会我也会继续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用我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实践当中。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每每提及徽州,总会想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这两句诗。徽州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令人心生向往。徽文化里镌刻着深刻的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素材,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它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 所以,我们会竭尽所能去宣扬徽州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