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顾湛江之成就,助力未来之发展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会计系 作者:归零

摘要:为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湛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受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湛江的快速发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崛起之湛江队的5位成员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5天,主要活动内容以经济发展与人文传承为基点,包括了解调顺街道疫情防控后人民的生活;总结唐基村、稳村的脱贫攻坚经验并为之宣传特色产品以及村的特色文化;走进雷州博物馆、足荣村、茂德公古城感受文化的传承;见证湛江城市规划的发展,进行新旧机场的对比,赤坎老街与繁华商圈的对比,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改变。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社会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发展意见,为助力更美好的湛江! 关键词:经济,人文,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化发展 一、调研目的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与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等。而湛江城市规划以其为目标,建成了许多便民惠民设施。团队去实地调研,对比新旧变化,见证蓬勃发展。 脱贫攻坚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任务,十九大对过去的扶贫成绩做了全面的总结,团队实践聚焦于农村发展,深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只有在传承中,文化成果才能积累,后人才能在前人文化实践的结果上开始新的征程。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前行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所以团队立足于文化传承,寻根溯源追寻历史古迹。 齐心抗疫人人有责,所以疫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团队所在地湛江在实践之前出现了疫情,疫情过后实地探访,为了还原疫情来临时居民真实的防疫生活,了解疫情过后的防疫举措。亲身实践后才知道在疫情之下社区等单位防疫工作做得备受好评的地方以及仍存不足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弥补缺漏,服务于民。 二、调研结果 (一)规划先行,打造宜居城市留民心 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与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等,一切为人民服务。“十四五”规划为湛江城市规划指出明确目标,本次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1.由点到面,全面提升湛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湛江位于粤琼桂三省(区)交汇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交通建设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一座城市的机场建设往往反映了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湛江吴川机场外有大型停车场,周围绿化良好,还有工人在浇水养护;门口设有自动识别装置辅助工作人员对入场人员的安全检查。机场内部一楼开设了特产售卖店、卫生间、茶水间、爱心座椅、母婴室与医疗急救站等便民设施,二楼的电梯就在门口不远处。在二楼的候机厅设有多台自助值班机并配备有消毒液,防止由于接触交叉感染。据悉,吴川机场外的停车场配套车位有1848个,且设有充电桩,有效地缓解了之前过去湛江机场停车位紧缺的状况。目前航线新增至46条,通航城市增至43座,满足了更多乘客航班需求,减少了转机次数。在与乘客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由于吴川临近茂名,吴川机场吸纳的乘客除湛江以外还有茂名市部分地区的人员。部分乘客表达了有关机场导致其交通行程变远的问题,团队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客观角度上来说,无论选址在哪里都不可避免会对部分地区的人造成些许行程不便。但跳出小区域范围,从湛江或粤西地区的整体范围来看,吴川机场在郊外有更大的面积可用于建设,将机场从市区迁至吴川郊区也解决了机场运营对周边住户造成的居住困扰,且结合吴川地理的优势扩大了机场的辐射范围。我们认为吴川机场已成为湛江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 经查询资料我们了解到,2019年《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获正式批复,继广州、深圳之后,湛江成为我省第三个获批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城市。根据规划,未来将有包括深湛(现已通行)、广湛、湛海、合湛和张海等五条高铁汇聚湛江、进入城区,完善国家八横八纵高快速铁路网中的重要干线,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 2.寄“乐”于景,充分展现旅游城市魅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上的需求日益增大。赤坎区金沙湾观海长廊被称为湛江八大特色景观之一,有优良的观海地点与可供玩耍的海滩,美景配美食,在金沙湾的对面是集吃喝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超市丽悦新天地。游客被访问到如何看待金沙湾,表示金沙湾十分适合夏天休闲娱乐,累了可就近休息吃饭,既避暑又便捷。 遂溪县螺岗小镇内有自摘草莓园、桑葚园等绿色果园可免费品尝,打造网红桥与场影街特色景点吸引摄影爱好者,另设游乐园与动物园供玩耍参观,还有一条与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合作开设的粤菜馆街。与粤菜师傅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湛江的游客越来越多,尤其实在疫情过后的假期里,当地会迎来大量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使粤菜师傅的岗位越来越多了。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疫情期间的隔离,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大,许多人通过旅游解压,由此可见旅游业的优秀发展前景。作为“一带一路”沿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重要战略腹地和支撑区,湛江把握了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了湛江经济发展。 3.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并做出建议: (1)湛江市内乡镇之间多数未开发高速公路,相隔较远的乡镇通行消耗时间长。部分共享电动车的缺少头盔,安全保护用具不全,大多数电动车驾驶人以骑行方式过马路。交通管理部门可加大安全骑行宣传,加强交通管理,引导电动车的安全行驶。 (2)部分景区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不足,数量较少且缺乏管理,环境较差。公共卫生服务应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地点在具备优美的景区的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人流量大的景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安排人员定期打理、检查是否可正常使用。 (二)总结脱贫经验,助农振兴乡村 十九大对过去扶贫成绩做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任务的艰巨性,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湛江市的发展一直在加速,其中离不开湛江市精准扶贫的不懈努力。如今,即将迎来二十大,崛起之湛江队牢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前往黄坡镇稳村和唐基村,深入探索两会交接时期的脱贫成果。 1.点薯成金,稳村蝶变 吴川市黄坡镇稳村曾被列入省定贫困村。据我们团队稳村籍队员回忆:曾经的稳村到处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天总是浑身泥泞,清一色的平房,还有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的怪味。如今走进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道路已全部实现硬底化、绿化、亮化,排污地下管网化,污水集中净化处理,环卫保洁体系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小楼房建起来了,还有公园、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我们通过采访当地村委会领导,了解到稳村现在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村民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农闲时年轻人和体力好的村民都到外地打工赚钱。不仅如此,稳村党支书记与其他领导带头响应“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后,村里环境美了,治安好了,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村民们的幸福感增强了。值得一提的是,稳村通过拓展扶贫产品销售市场,打造精准扶贫连锁产业,推动农业产业良性发展,擦亮了“中国历史悠久的番薯之乡”品牌。过去种番薯卖不出去,越种越穷;现在同样是通过种番薯,稳村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2.合力助发展,唐基展新颜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内,我们观看了有关唐基村发展之路与现状概况的视频,近年来,唐基村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开拓创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唐基综合市场打造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村庄。唐基村的脱贫之路振奋人心,我们随后又对党支书孙茂荣进行了访谈。孙茂荣书记表示,唐基村将把握自身位处交通要道的优势,积极发展相关农旅产业,打造以红色文化旅游等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将村内数个旅游点连珠成串,提高旅游配套设施。另外,唐基村专门搭建了共享家禽集中圈养点,村里每户都能分到一个养殖舍,以往放养的家禽可移到“新居”圈养。提升了村内环境的同时,也保证家禽的安全。唐基村还将畜禽圈养列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公约规范约束的作用,促使村民逐步形成自觉习惯。 3.脱贫有成效,发展亦存难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虽然脱贫攻坚已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农业发展与互联网联系不过密切,农村的直播投入较低,缺少流量,宣传效果不够。 (2)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缺乏品牌包装意识,农产品价值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迟缓,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普遍数量不足,服务针对性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3)农村地区的仓储、冷链、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较为缺乏,农村地区物流经营成本高。 (4)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其中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是突出短板。 (5)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尤为突出。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迟缓,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普遍数量不足,服务针对性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4.青年有担当,竭力思发展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值青春的我们拥有无数想法,理应为民生问题建言献策。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团队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农村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唱响品牌经济,合理进行包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2)加大网络直播投入,加强与网红公司的合作,依靠直播带货扩大销路。 (3)学校和政府加强引导,促进人才下乡,科技下乡。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人才的待遇,扩大农村产业发展的融资。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5)将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等建成农民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农业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实用性。 (6)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新农村。 (三)领略历史人文风情,感慨湛江人民精神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议精神。”疫情虽严峻,但人民群众如习主席所说那般齐心抗疫,取得了显著效果。“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创新,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于是,崛起之湛江队的实践前往调研疫情之后的调顺和文化底蕴深厚的雷州与遂溪。 1.牢筑疫情防控之墙 前往调顺的路上,可以看到许多防疫的标语与横幅,经历过疫情后的调顺虽然已重归平静,但可见防疫工作仍在继续。正值中午,街道上没什么行人,团队采访了一位过路的本地居民,从他的回答里,我们得知当时疫情爆发时,社区积极组织群众做核酸,并且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送物资,而现在当地疫情虽已清零,但社区和群众的防疫意识依然没有减弱。工作单位仍然要求佩戴口罩,而自己出行时也会自觉佩戴口罩,一星期也要做一次核酸,严阵以待抑防疫情的发生。曾经疫情来袭,调顺居民齐心协力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最终战胜疫情,在疫情离开后,依然没有掉以轻心,自觉有序的继续防控。 2.修筑文化发展之路 第二站团队去到了雷州博物馆,映入眼帘的石狗引人注意,各式各样的石狗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阅览馆内资料后,得知雷州古属骆越之地,骆越族的“盘瓠蛮”部落曾在这里聚居,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而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已成为雷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而博物馆二楼展放着许多石器文物,早在5000多年前雷州大地上已有人劳作,在生活中他们制造出石斧、穿石孔器等石器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离开博物馆,团队去到了茂德公古城,古城作为一座仿唐古城,展现了雷州古城的原始风貌。走进古城,发现城内集雷州特色美食、服饰、书吧、餐厅、旅游工艺品为一体,已然当代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代化的高尚社区与古老鼓城的完美衔接,是现代对传统的一次敬礼,亦是一次对古老雷州文化的崭新呈现。 最后一站遂溪孔庙,门口便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进入大门后,会发现里面的建筑大多为春秋战国时代风格,体现了孔子所生活年代的特征。园内有一条长长的河流,似乎与该景区的宗旨相符,以“孔、古、石、水、绿”五大元素所组成。在前往文昌阁的路上,要经过一条朝圣大道,只能步行进入,当踏入这今古大道时,不禁严肃敬畏起来。文昌阁的台阶之下,有许多红色的祈福带,它们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心愿随风飘扬。在寻访该地时,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儒家文化已经融入该文化城的各个角落。 3.正视问题,聚焦短板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疫情防控已取得有效控制而且群众的防疫意识也较强。在文化方面,传承方面的工作做得也算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在个别社区与工作人员身上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使得除新冠之外的病症无法及时得到治疗。 (2)对于因疫情被暂时隔离在此的群众未能给予充足的物料补助。 (3)文化传承的宣传不够,仍有部分群众未能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4)博物馆内科普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 4.分而治之,逐个击破 结合资料和亲身实践,我们团队也有一些思考与建议: (1)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注重居民其他合理必要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视居民的需求,给予有效满意的解决方案。 (2)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于暂时隔离在此的群众,虽不是本地居民仍应一视同仁给予帮助,在疫情面前,所有中国人民都应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3)景点内可以在路边设置更多的知识普及,便于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了解到历史,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 (4)博物馆内可以设置视频讲解,增添互动形式,如游客亲身体验石器的使用等,提高游客参与性,提升文化科普灵活性。 三、回顾与展望 回顾整个“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及层面认识到了不一样的湛江。当我们从乡村振兴层面进行调研时,我们团队成员深刻的了解到乡村发展的不易与艰辛,无论是稳村还是唐基村,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乡民们在党的领导之下,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去努力去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而且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脱贫工作也完成的十分出色,整一个乡村的面貌有一个整体的改观;而在经济发展方面,赤坎区的发展非常迅速,还有今年新旧机场的转变,特别是吴川机场的运营,以及周边的交通也已经十分方便与完善,周边设施配套齐全,让新机场可以尽早的适应湛江人民的节奏,也展现了属于湛江人民的基建特色水平;在文化传承方面,雷州市、遂溪县把文化传承当成了自己的必修课,无论是从劳动工具还是历史文化轨迹,都保留了属于雷州半岛一带人民的专属文化特色色彩,特别是雷州话语言的记录,经历了种种变化,从闽南语,潮汕话等语言的大力冲击,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雷州话,而雷剧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已经被评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骄傲的,雷州石狗同样蕴含着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蕴;在新冠疫情的背景冲击下,湛江人民的抗疫精神我们有目共睹,尽管当时我们在学校封闭管理,但我们依然在网上看到他们永不言弃的行动,在疫情席卷的调顺街道中,调顺人民遵守各方防疫政策,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上前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这是抗疫精神体现,也让调顺人民战胜了疫情,再一次体现了湛江人民的勇敢抗争精神。 我们团队始终相信,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发展还在继续,乡村振兴还在路上,全面小康也已经完成,文化传承仍需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抗疫精神谨记在心,为早日战胜疫情而努力着,湛江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奋斗与发展中越来越好!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奋斗,为早日建设湛江现代化城市拼搏与贡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雷芸.粤西地区古村落文化与遗产传承保护研究——以苏二村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5):67-69. [2]张秀丽.雷州石狗民俗文化探源[N].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8(32). [3]谭海清.雷州半岛的石狗文化[J].小康,2016(19). [4]钟准健.雷州石狗文化再议[J].艺术与民俗,2022(2). [5]李志飞.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J].中国民族报,2022(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团校第二期岗位培训顺利开展

(通讯员:邓丽莎汪佳华)2024年11月23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于博后楼四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了第十八届自强之星决赛,2000级政二励志奖学金、…… 邓丽莎 汪佳华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第一期岗位培训顺利开展

(通讯员:黄婷赵良一)2024年11月18日晚上,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于桃花坪校区树达楼113报告厅举办了第十三届“我的支部我的团”新生风采展第三次彩排暨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 黄婷 赵良一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第二期理论培训顺利展开

(通讯员:李芮馨彭玉玲)2024年11月3日晚,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发展工作部在二里半校区景德楼中栋209教室召开了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第二期理论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讲人为22级年级长李明慧。在…… 李芮馨 彭玉玲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第一期技能培训顺利开展

(通讯员:黄婷汪佳华)为响应学院号召,进一步加强团委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与素质,2024年10月27日下午,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于景德楼201教室召开了第二十…… 黄婷 汪佳华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年发展工作部第一次例会

(通讯员:李芮馨赵良一)2024年10月20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发展工作部于桃花坪校区实训楼101教室召开了2024-2025年度第一次部门例会。青年发展工作部的负责人赵良一、彭玉玲、汪佳华和20…… 李芮馨 赵良一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第二届“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激励师大学子自立自强、追求卓越,11月23日…

与法同行,守望相助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也为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形象,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品校园自然之韵 绘生态知识之图”PPT讲解大赛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领略校园自然风貌,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PPT制作与演讲表达等综合素养,11月…

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十三届团委未济行团校第二期岗位培训顺利开展

(通讯员:邓丽莎汪佳华)2024年11月23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于博后楼四楼学…

西南交通大学青鸽志愿服务队顺利开展“沂蒙精神传薪火,强国复兴有我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弘扬沂蒙红色文化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远大…

最新发布

百廿南师调研团对于校史馆建设的建议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校史物质载体建设(1)建设高品位的校史馆。校史馆要有高的品位,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利用展品的排列,使一个个展品后面的故事鲜活起来,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充分展…
百廿南师调研团对于校史宣传工作建议(四)
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和校园网对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在校园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大学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
【暑期“三下乡”】低碳环保,你我同行——我院团队开展“赴滁州市南谯区山水人家低碳调研
【暑期“三下乡”】低碳环保,你我同行——我院团队开展“赴滁州市南谯区山水人家低碳调研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投稿人:侯浩为积极传播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和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建设的切实理论,让更多…
”阳光银行“在成长,”双碳“大有可为
“双碳”目标被提出后,人们的关注点聚焦到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然而,虽然光伏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但仍存在许多瓶颈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助力光伏产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南京财经大学金融…
山东科技大学“惟真求新”实践团队举办“用技能绘就精彩人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鼓励广大学生不断提高技能、锤炼本领,夯实专业方面技能,不仅为自己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7月30日至8月05日,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惟真求新”社会实践团…
百廿南师调研团对于校史宣传工作建议(三)
利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校史加强素质教育。在加强校史物质载体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校史的宣传,以充分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把参观校史展览馆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大学新生虽然…
讲好黄河故事,守护文化遗产
6月2日南阳理工艺术设计学院服务队,为讲好黄河故事,守好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为主题,开展了“河小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实践团队通过了解走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各类素材,调研,边…
百廿南师调研团对于校史宣传工作建议(二)
校史馆要有高的品位,拥有丰富的素材,只有拥有大量有价值的档案材料,才能真实展现学校发展的真实轨迹。除了充分利用馆藏,挖掘已有的档案信息外,还应向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公众征集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如…
百廿南师调研团对校史宣传的建议
校史是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是对学校办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它记载着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创业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记载着学校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记载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走出校门踏向社会的…
百廿南师调研团校史了解问卷结果分析
作为高校文化,高校校史是一本高效立德树人的教科书,它承载着历史,鞭策着今天,激励着未来,在高效立德树人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校史文化是各高等院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