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期,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调研二队为深入乡村实践,探索云南花卉产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创新发展,于7月14日至7月19日辗转昆明周边各处,探访成熟花卉企业、合作社、市场等,对花卉产业升级转型贡献力量。
月季品种的守护者
7月14日上午,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调研二队到达了昆明市晋宁区清水河村。在当地的月季新品种研发基地,队员们真正走进实验田。在此之前,大家普遍认知到,月季品种繁多,且在云南地区繁殖条件优良,不曾想过对月季品种还需研发与保护的相关问题。然而研究人员介绍道,晋宁的月季品种和种苗大多来自国外,每向市场卖出一枝月季切花,都要向国外缴纳约6%—10%的专利费,清水河村月季新品种研发基地就是要补足这个短板。观察期间,大家看向一排排品种各异,甚至有些叶片质量参差不齐的花盆。研究人员耐心解释道,这些看起来已经发黄枯萎的植株,并不是因为培育不良,而是通过多条件的合理对照,测评各类月季花抗虫、抗病的情况。
基地的主要创建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李淑斌带领他的团队,在晋宁清水河村扎根,潜心研究月季品种。该团队自主研发的“晋宁翠花”等月季品种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意味着我们在花卉专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李淑斌团队扎根清水河,不仅培育月季,还和村里一起打造清水河“月季村”品牌,让清水河成为中国月季的种源村、品种村、种苗村和技术输出村,令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为当地“一县带一业,一花富一方”的美好图景早日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是途径,需求才是导向,团队的优势就是将科研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助力当地花卉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云南花卉走向世界。
绣球切花的把关员
7月15日,调研团队来到了晋宁区宝峰街道“云上俏”云南绣球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这里同时也是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训基地。当工作人员带大家走进基地,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各类监测设备和智能喷洒机器在头顶交错。在调研过程中,一名队员提问:“行业内判断绣球切花是否有一个法定的标准?”基地负责人自豪的介绍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多年的生产经验与市场认同,已经使晋宁“云上俏”云南绣球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的行业定义,成为了全国绣球鲜切花行业的新标准。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不同市场的水平,各级绣球花被销往世界各地,用以出口、鲜切、婚庆、永生花产品等方面。
探访过程中,队员采访了一位老奶奶,老人介绍自己在这里做工的经历。花卉企业在村子里建址,也为这些在家中留守的老人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虽然大棚中有各种智能设备管理,但日常除草的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奶奶说,这里是征用他们自家的田地建成的,于是他们便来到这里打工,月收入3000左右。此时的食堂里,基本都是像奶奶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调研团临走时,老奶奶依然朝着队员们亲切地笑,挥手再见。
斗南市场的活力素
7月19日,调研团来到“花行天下直播基地”。负责人带领调研团参观直播基地,在交流过程中,调研团从电商助推花卉产业发展的角度,收集到直播基地的相关运营指标,以及线上受欢迎程度较高的几种营销组合方式。调研团通过运用调研数据,对疫情背景下线上营销对行业的维稳状况进行合理分析。调研团了解到“电商+花卉”已成为斗南花卉市场的创新交易方式。疫情以来,斗南花卉扩大网上交易,推进中远期订单交易方式,建设花卉物流基地实现花卉运销畅通,逐渐成为引导国内花卉产销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下午,调研团在斗南花卉市场中采访到部分鲜切花商户。调研团根据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制作了《关于花卉商户的问卷调查》,广泛寻找市场内的各类鲜花商户,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在调研过程中,针对主营花类不同的商户,更注重数据的对比与经营状况的异同;针对年龄阶层各异的商户,如年事较高者,则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既解决了老人使用手机不便的问题,也充分了解了斗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采访年轻的商户老板时,则着眼于青年活力回归乡村振兴角度,分析青年热情对市场的促活作用,以及电商发展带动就业人口数量等。在整理问卷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发现大部分斗南商户已建立和完善生产种植、包装运输、冷藏保鲜等方面的标准。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青山。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二队深入乡村本源探究云南花卉产业的不断革新与振兴发展,党团引领下的商青学子奋辑争先,在云南乡村广袤的红土地上,他们将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努力完善“花卉+电商”的新道路,成就“花卉扮靓乡村,产业助力振兴”的美好愿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