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克服语言隔阂,加强素质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青岛科技大学赴云南省姚安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姚安县光禄镇开展一系列推普活动,旨在乡村推广普通话,提高乡村的普通话使用率及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而巩固乡村振兴的成果。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的地方是姚安县光禄古镇,这里的方言有着别样的魅力,感受古老地方文化的多彩的同时我们也把普通话带进了当地人的生活,为了引导他们的发音更加标准化,在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和部分实践成果的同时也在纠正当地人的普通话。虽然早晨一直在下雨,但实践队员们也没有停下他们的步伐,积极收集与学习本地方言,方便进行当地文化学习与交流,降低推广普通话的难度,同时扩大推广范围,实践队员也格外重视普通话发音,不断地提高自己,致力于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贡献那一份真诚炽热的力量。
真切访基层,助乡村振兴。
为提高乡村普通话使用率,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光禄镇朝阳村,并通过问卷了解到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也在与村民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村民对普通话的认同率较高,但在村中使用普通话的村民很少,村民们平时也是用方言交流,许多老人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不用老一辈的语言,而是去重新学习看着不太方便的普通话。实践队员们只好一遍一遍地解释,并不是让他们放弃本地方言,而是通过普通话更好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沟通。扶贫需要扶智,扶智需要通语,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推普进学校,共筑中国梦。
为进一步推广使用普通话,提高学生普通话交流沟通能力,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实践团队来到了徐官坝小学,向同学们展示了规范的普通话,鼓励同学们多讲普通话的同时也坚定了他们说好规范的普通话的决心。同时实践队员结合幻灯片进行教学和走访,并向同学们发出“学好普通话,从自身做起”的倡议,此举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好普通话,不仅提高了素质修养,还增强了文化自信,标准的普通话,规范的文字,都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普通话需要建立循序渐进、传承发展的语言秩序,此次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提升和转变农村居民对于普通话的发展认识,提升新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幸福指数。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团队相互关照,组成一个潮气蓬勃,富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短暂的五天里,深刻的理解到了责任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发挥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