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反贫困进程不断跟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神脱贫是全社会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要想彻底消除农村的贫困问题,就要加大对农村精神贫困的治理,扶贫先扶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助力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探究精神扶贫道路,助力精准扶贫策略实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情系三农调研队于2022年7月1日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通过调查问卷、实时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情况调查,展开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张家台村村委办公室,向村民干部介绍主要调研内容,从当地经济发展、教育设施建设、人均收入、集体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交谈,队员了解到,该村庄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同时主要以捕鱼为生,收入良好,当地村民受教育水平并不高,缺少精神文明类活动开展,发现该村精神贫困问题较为突出,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取得精准扶贫胜利,必须实现精神扶贫。
之后,实践队员们就了解到的张家台村庄现状,深入走访村庄,密切与村民实际情况相联系,通过走访交谈,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现状:一是虽然该村村民通过捕鱼获得不错收益,依据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开设特色餐馆等,同时村内农家乐、旅馆等数量逐渐增多,但收入不稳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且大部分村民并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致使其环境卫生及服务水平较低,加之疫情影响,导致缺少多方位产业化发展,使得村民目光局限,工作环境单一;其次是部分村民思想觉悟不高,受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村民,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后缺乏对更高层次生活水平的追求,安于现状,这是导致精神贫困的原因之一;三是村里举办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较少而且村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还需要村支部和村民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避免低俗的娱乐活动,才能使得精神扶贫之路向好发展。这一系列问题体现出当地精神贫困问题显著。经过实践调查,实践队员总结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改变现状,需要根据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程度、发展环境,适当考虑区域平衡和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打造多方位经济产业发展结构,保证精准脱贫道路经得起群众检验。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群众认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面精神扶贫任务刻不容缓。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将实践结果汇报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在与指导老师讨论后,提出除此之外,要提高村民幸福感和生活追求,改善提高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精准扶贫道路创造基础条件,真正做到“精准”,要根据村民反应的不同类型的贫困现象,综合考虑各方面问题,在完善经济建设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集中力量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防范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以全新的工作作风投入新的扶贫战斗中去。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养,强化教育培训体系。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大家更需要沉住气、耐下心,下足功夫,聚焦精神贫困这个难点精准发力,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做到精准扶贫,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4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