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迎着晨曦和蝉鸣,中国计量大学越兰逐星小队一行九人踏上了寻访大通师范学堂的道路。推开掩映的学堂大门,叩响尘封的铜雕门环,开启一场跨世纪的相逢。
一进大门便可看见刻有“大通学堂”的四字牌匾高高地挂在中式风格建筑之上。屏门一副板对:“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自由。”其中的“三仁”是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位烈士,人虽已逝,精神长留。
推开礼堂的大门,映入眼帘便是那“浩然正气”四字。这里是大通学堂师生的集会之地,其正中央站立着三座塑像分别是:徐锡麟、陶成章、秋瑾。他们曾在这发表过演讲,对学生们进行过爱国主义教育。雕塑两旁的乌木双柱上题有一副对联, 联曰:“石破天惊光复风云越地起,披肝沥胆辛亥英杰侠魂归。”这副对联通过典故,隐喻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以激励爱国志士奋起革命。抱厦前拍摄的大通学堂第一期学生合影记录下了历史踪影。照片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当年学生着军装,持长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仿佛历史重现眼前。
继续向里走就可以看见写有“寝室”二字的门厅,步入房间之前,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幻想着那个年代的寝室会是哪副模样,可当我们真正看到眼前之景后,留下的只有震惊、诧异。未曾想过日夜居住的寝室居然无一张床可卧,只有整齐的几张竹席铺于地板之上,席上叠着方正的棉被,席尾放着常穿的布鞋……他们能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中以几人之力培养出数百革命骨干,赓续起革命的火种,是对“浩然正气”最好的诠释。
走出大通师范学堂,便觉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就像许许多多在板上留言的青年一样,我们知晓: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力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此前的百年奋斗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而此后百年当由时代的新人接续奋力,携手一起共创更光辉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