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苏州9月12日电(通讯员 郑宇皓)回首波澜岁月,继承红色基因。为了弘扬红色文化,宣传爱国精神,2022年8月10日至20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追寻红色记忆里的梦”团队先后赴往苏州市、南通市、鄂尔多斯市等多个地区的红色基地展开调研活动。活动旨在加强成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并结合当地纪念馆深入研究如何将红色文化传播出去。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烈士陵园
东胜区烈士陵园坐落于东胜区宝日陶亥西街,占地约七千平方米。团队队员主要参观了烈士塔、烈士谱碑亭和英名录。塔身与碑面具刻写了英雄的革命历程,伴随陈列着一排排烈士姓名。团队队员们感受着庄严肃穆的氛围,感叹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更当铭记历史,继往开来。
目前烈士陵园不仅线下优化环境,而且积极通过线上祭扫、档案公开化等方式推动人们更深入的了解动荡年代的往事,激发人们的民族血脉。实践队员随机抽取了一位路人进行采访,路人表示:“这些烈士不应该被我们遗忘,很高兴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主动了解历史,祭拜先烈,这是好事。现在的人们正是因为站在这些烈士的肩膀上,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高瞻远瞩。”
江苏南通——启东烈士纪念馆
启东烈士纪念馆位于启东县长安路西侧,纪念馆中烈士史料陈列展由七个大厅组成。团队队员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革命火种厅”、“抗日烽火厅”等多个展厅。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馆内采用了幻影成像、沙盘塑景、背投电视、影视节录等声光电相结合的高科技手段,声色并茂地向队员们描绘了抗战时期的全图全茂。这种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带领队员们更直观的感受到战争残酷,和平不易。坚定了成员们继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的决心和道路。
除此以外,队员们通过线上查找,发现纪念馆致力于在网上宣传红色名胜以及各地发生的故事,并且将陵园动态实时更新到网站上,便于浏览者同步了解纪念馆情况和陵园实景。疫情当下,这种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意义深远。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理念,才能将红色文化推广到千家万户,推广到人们的心里去。”
江苏苏州——沙家浜爱国教育基地
沙家浜爱国教育基地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主要由户外芦苇荡,室内展览馆,爱国军事教育基地等部分组成。室外芦苇荡向队员们真实呈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同侵略者周旋的场景,室内展览馆则讲述了军民同心抗击敌人的鱼水情深。值得一提的是,基地搭设了户外剧场,定期向游览者们以戏剧形式将红色历史娓娓道来。团队队员们在游览过景区后对红色历史有了更加立体的印象,表示这种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宣传方式值得推广。
除了探访这几处红色基地外,实践团队还对人们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就人们是否去过当地的红色基地以及是否了解当地红色历史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群众都表示有过去当地红色纪念馆的经历,但都是跟随集体出游,并且去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次参观。这种现象表明红色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待提高,红色记忆对人们承前启后,反思当下的重要性需要被再度重视。
队员们在线上互相分享了红色基地的参观感受,并就红色文化的传播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如今正是疫情期间,人们对于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互联网,因而加强网站宣传、完善网页信息是重中之重。同时,可以通过官方微博、节日献礼、建立留言墙等方式加强官方同群众之间的互动,让人们愿意去走入这段历史,在讨论中激发爱国情怀和红色基因,做到让人民融入进这段历史中去。
当下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以传统展览方式为主,即完善纪念馆给参观者带来的体验感,在光影投屏、画面塑造方面做到更精进、更完善。另一方面,做好网上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可以推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科技迎合群众感官需求,例如将掌上纪念馆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参观者可以足不出户而身临其境地实现纪念馆的参观。从目前看来这项技术还未成熟,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化的浪潮终将将人们带到历史的彼岸,并在一代一代人的推动下发扬光大,让红色基因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