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阜阳8月26日电(通讯员胡小晴)赴太和县非遗文化探究传承实践小分队于2022年7月1日上午九点到7月10日下午五点在太和县博物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太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县级四次申报公示,目前建立县级非遗项目50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大类。作为太和县的一员,大家有责任更有义务保护好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以后发扬光大。首先,由组员范伊婷针对太和县非遗文化进行设计调查问卷,其他小组成员向班级人员及其太和县市民进行宣传并填写。可以让太和县市民更好的了解太和非遗文化,也有利于小组最终目的的达成。其次,在7月1日上午九点由队长韩宇楠组织进入博物馆。太和县博物馆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共同位于太和县文庙院内,是展现太和历史的重要文化场所。实践小组在博物馆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博物馆内各项文物,古藏典籍等。工作人员:“博物馆常年展览《太和县出土文物图片展》,结合太和境内的出土文物,比如文庙前广场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太和县李阁乡发掘的汉代三足石砚台(复制品),全面展示太和悠久的历史。”成员:“现在而言传承和发展对于太和有什么变化?”工作人员:“在新时代的发展利于传承,同时为地方增加就业,助力经济增长,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有利成果。”经过博物馆的看展成员们对太和现代非遗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做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博物馆相关人员介绍,小组成员详细了解了太和非遗文化知识以及非遗文化的项目,比如,太和清音、狮子灯、细阳刺绣等等。历经四天的时间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学习,为了庆祝,小组成员吃了太和的特色——太和板面。太和板面也称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特色小吃,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2015年5月,太和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艺等被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组成员们在板面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太和板面的制作过程。板面中最吸引小组成员们的是它那熬制出来的辣椒油,还有那被炸的小粒小粒的羊肉。浇在汤汁上,立刻就给这碗板面带来了灵魂。
在7月5日上午十点钟,韩宇楠带领小组去到港集学校宣传非遗文化,和同学们进行太和非遗文化的探讨交流。小组分别为初中部和小学部进行了非遗文化宣传,让非遗文化宣传进校园。为了这次非遗文化的宣传,实践小组做了很多准备,在宣传前制作了幻灯片,主题是“非遗文化人人参与,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成员在讲台上声情并茂的进行讲解太和县非遗文化的知识,同学们也很认真听讲。队长:“大家对于非遗文化有什么感想吗?”学生:“让我从新认识了生活家园,会为非遗文化做出贡献,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实践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了太和县的非遗文化,介绍了一些省级项目和市级项目,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随后,实践小组又把之前剪的剪纸送给了同学们,同学们仔细端详。后来实践小组又发了一些卡纸,大家一起亲手绘制,课堂上生机盎然。希望经过这次的经历,可以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期待。
最后,赴太和县非文化探究小组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固定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太和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更好的传承下去。这次活动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让实践小组深刻了解了太和非遗项目古老的魅力,同时也让大家坚定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信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9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