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地史书”,感受魅力忠州文化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作者:山山而川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实践团为了解和弘扬好家乡本地的文化,实践团来到久负盛名的“大地史书”——忠州博物馆。

忠县是忠州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载体。走进忠州博物馆,这沉默良久的文化记忆碎片和尘封已久的故事,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坦露着忠州的秘密…

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巴渝名城。

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表明:经过考古发掘的证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便在忠州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经济活动,并修建了多处聚居部落。此后5000年,人类一直在此繁衍生息,古老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的“盐文化”“阙文化”。岁月的流逝没有湮没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在这里,游客可以顺着时间脉络一一了解那些铭刻在“大地史书”上的故事。

博物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到:在古代,盐是一种稀缺的重要资源。在忠州博物馆的一个展室区里,古老的制盐场景通过各种现代元素得以复原。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大规模的制盐地区,忠州用火煮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甚至更早。聪明的忠州盐工将古人烧制陶器的窑场改良为煮盐的盐灶,密封的窑顶被挖出一排排整齐的小孔,一件件花边口圜底罐和尖底杯被立于其上。不论尖底还是圜底陶器,与平底器皿相比,能更大接触受热面积。盐工们给每件容器内注入储卤池中取出的卤水,然后燃烧加热,使容器里的卤水迅速蒸发,最后获取结晶盐。这些尖底杯和圜底罐堆积层显示了3000年前忠州制盐业的辉煌。这两种器物一直沿用到秦汉时期,在铁器时期广泛使用后才消失。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汉阙”陈列室,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忠州也被称为“汉阙之乡”,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礼制的象征。全国现存汉代石阙30余座,忠州占4座,即乌杨阙、丁房阙、无名阙、邓家沱阙。其中乌杨阙保存非常完整,阙身雕刻丰富,是全国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出土复原的阙。

5000年悠悠岁月成就了忠州深厚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同时也留下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忠州博物馆,制作豆腐乳、表演矮人舞、耍牛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彩塑的形式“固化”下来。

忠州博物馆里,一间“作坊”吸引了实践团成员的驻足观看:一人推着石磨,一旁的桌上摆着豆腐乳制作成的菜肴。忠州豆腐乳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清代,距今千年而不衰,素有“东方奶酪”之称。民国的《忠县志》中记载,在冬令严寒之际,以黄豆所制之豆腐切成方形小块,将其放在木架上,一个月后等其长满毛霉,再用白酒洗涤,然后用盐和香料腌渍,最后放入瓮中封存半年,等开瓮后品尝,味道极其鲜美。2010年,忠州豆腐乳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忠州豆腐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老街能让人记住乡愁。但随着忠州的解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三峡成库的原因,许多老街已不复存在。忠州博物馆内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洋渡老街”,极具年代感。洋渡是忠县境内唯一的深水码头,于清代中期发展起来。重庆开埠后,顺长江逆水上行到重庆,必须经过洋渡镇。因此,过往洋船都要在这里停靠补充给养,使这一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如今,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感受当年的繁华。

忠州博物馆不仅讲述着忠州的悠久历史,也为忠县人民建起了一座精神家园。

走出忠州博物馆,回望忠州,一座因盐而兴的临江古邑,五千年不断之大地史书,地处峡江的文化名城,英杰辈出的忠义之城。如今,承载着五千年悠久历史,传承着先辈的忠义精神,忠州,正砥砺奋进,为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再启新征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地区的精神食粮。此次实践团成员们在魅力的忠州文化中深刻感受到来自文化的深深震撼,通过文化更是让实践团成员们从中体会到了忠州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前后变化。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立足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从我做起,带动身边”,用实际行动做好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先行者,为赓续优秀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不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0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忠犬八公观后感
看了无数次,尽然没有给短评,于是写着写着豆瓣提醒我字数太多了,于是也就有了人生第一次所谓的影评,但这不是影评,只是为了纪念离去已久的小黑。在96年的某个周末,嬉戏完回到家里,发现了一只小狗狗,全…
学会在励志中成长
学会在励志中成长成功是胜利的鲜花,那理想便是生产鲜花的土壤;而艰苦奋斗就是催绽鲜花的阳光和水分。大学匆匆,蓦然回首,已悄然消逝两年的青葱岁月,光阴从指缝中调皮地逃走,而且义无反顾,我们却总掉入…
肖申克的救赎感悟
1、当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赎时,我体会到了这一切,监狱中生活绝对没有乐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么希望,在绝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难。人们总说不要和命运抗争,可是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恰恰…
Auto line-智能划线-走访企业校友团队 开展Auto-line保研&就业线上分享会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9月8日通讯】(通讯员:赵旌儒,王文楚,陈俊廷)传承山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校友带动作用,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团队于7月23日开展了线上的Auto-line保…
坚持畜牧业发展,精准强县富民
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举措,且难度较大。畜牧业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畜牧业在助力产业扶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
讲好养殖政策,争做惠民桥梁
“缤纷七月,梦想飞扬”,为了丰富大学生生活,传递大学所学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参加了“惠民小桥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服务热情堪比天高、积极认真的宣讲让阿拉尔周边农牧…
助南疆发展,做惠民桥梁
暑期将至,在这个暑假当中我很荣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亲身体验了在下乡中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长,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简单单的下乡回访,更是一次机遇,这…
奉青春精神,铸胡杨文章
为了响应暑期学校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积极参加报名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也希望能学习到更多…
共同奔赴银屏,助力乡村振兴
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在所有人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每个人的收获都是满满的。今年的夏天炎热依旧,但今年的夏天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
心中一点红,那是中国红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6月18日,我和巢湖学院团史志愿宣讲小队来到了巢湖市银屏镇三胜村开展了以“弘扬五四精神,礼赞建团百年”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蔚蓝的天空,火红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