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忠诚坚定,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无私奉献。”

来源:山东大学生物科学 作者:威海红色文化寻访

为进一步梳理威海红色文化脉络,整合分散化,碎片化红色文化资源,同时献礼建军95周年,探索人民军队创建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7月15日,威海市红色文化寻访团在严格贯彻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走进天福山纪念馆开展学习与调研。 团队经过与思政老师沟通交流和研读近代史纲要后,选取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为重要走访基地之一。胶东沃土上的天福山见证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成立,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立自此拉开序幕。通过对纪念馆的走访收集抗战军官故事,感受抗战精神,梳理威海建军历史。 红色记忆——天福山起义展览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登营镇天福山森林公园中心,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面积420平方米。纪念馆建于1973年。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主要陈列有《天福山起义原址》《中共胶东特委会议旧址》《天福山武装起义会场》《天福山起义纪念塔》等。主要藏品有《三军战士用过的枪支》《军旗、军号、印鉴》《大刀、铁矛头、节鞭》等文物藏品。纪念馆已成为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沧桑岁月、接受优良传统和老干部、老党员寄托哀思、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思想教育课堂。 天福山幽静远阔,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在此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抗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特委书记理琪同志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利用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围良好的群众基础,经过周密组织,于1937年12月24日,发动了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天福山起义就像一粒火种,迅速点燃了胶东民众的迅速抗争,在中华版图上烧出了一个激情的红色胶东,为胶东人民政权的建立尊定了基础:创建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支军队如燎原之火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方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的一支劲旅。即后来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卓越贡献的27、31、32、41集团军的原始火种。从此,天福山起义闻名遐迩,也留下了为强我中华奋斗不息、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火红军旗,当年就插在天福山顶峰。 七十五年前,胶东大地风雨如晦、苦难深重,无数英雄前辈们在此山岗毅然举义,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八十余人,三十余枪,笙路蓝缕、开辟草莱,后十年间,竟以一偏处海隅的地方武装,一跃而成席卷东土、问鼎天下的雄师劲旅,成就中国革命的一段英雄史诗。这部英雄史诗的开篇者本就是两位大豪杰:理琪和于得水,俩人一文一武、文武双全,忠肝义胆、浩气贯日,实为当日的革命大侠,可称中国的罗宾汉、山东的刘志丹。 寻访团继续前进,听着讲解员讲述起了革命者刘福考的故事。“一一·四”暴动被敌人镇压后,反动势力疯狂反噬革命群众,为打击敌人、宣示党的力量的存在,胶东特委领导下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策划了一起除暴行动。行动结束后,在撤退途中跟敌人遭遇,红军游击队员刘福考主动殿后掩护,他在同敌人周旋中腰部和腹部中枪,后被进步群众护送回自己家中。他自知活不了了,就央求父亲用绳子把自己勒死,免得沦为敌人的俘虏。悲痛的父亲下不去手,就把他藏到了村外的玉米地里,放下两块干粮走了。敌人“清乡”过后,父亲赶紧去找儿子,后在一眼枯井里发现了刘福考。他想法拉上儿子来,此时的刘福考已经神志不清,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用最后的力气央求父亲成全他。绝望的父亲只好在一棵树系好了绳扣,头不回地走了。刘福考挣扎着爬上石垛子,自缢身亡……这个悲壮的故事久久撞击着我们的心扉,隔着遥远的岁月,依然让我们感动于那一代革命者对信念的忠诚。 而此后的故事更令人为之唏嘘和赞叹。 刘福考牺牲后,她的妻子王淑贞已经怀了八个月的身孕,一悲而疯,整天疯疯癫癫地四处跑。人们看着她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尽管她已成为人们眼里十足的“大疯子”,可是刘福考送给她的定情之物——一串珠花,却始终稳稳地戴在头上。解放后不久,王淑贞的身影出现在一次表彰大会上,她披红挂彩,珠花映面。人们这才知道,她一直在以装疯卖傻的方式作掩护为组织送情报。现在老人家依然健在,平淡地生活在这座小山村里。这对革命夫妻的故事,不需要任何渲染,就那般震撼人心。我们驻足在英雄牺牲的小村里,耳边响起了阵阵枪声,一个血污的身影走出暗淡的历史走廊,向着熹微的地平线坚定地走去…… 通过本次寻访,威海市红色文化寻访团成员亲身感受了威海红色文化、提升了自我思想水平。本次寻访活动,再次唤醒了沉寂在漫长岁月的该被铭记的历史与曾鲜活的人物,激发了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心,加强了大学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赋予了大学生实现共产主义的使命感。 “天福山,我们从这里走来!”这是今天27、31、41集团军等部官兵引以为豪、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这次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百余年之间经历过许多的浩荡变革,我们生活在这盛世是何等的幸运!无数先贤烈士,无数委曲求全,无数摸黑探索,无数舍生取义,才有如今的太平无忧。我想,在如今的中国,中华民族正在向上,人民正在不断地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我们不但要感谢中国共产党的一路领导,也应该缅怀那些逝去的英魂,我们的未来可以拥有无限的美好和可能,但那个年代的他们,将自己的一生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浩瀚海波中。以此为基础推进威海地域性文化与思政课的结合,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实事,为国家在新时代赓续光荣、走向更好的未来献出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对红色足迹,红色精神的了解……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探访革命圣地,回味红色经典

为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寻找先烈的革命历程,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5日,“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了山东省邹平市的……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峥嵘岁月豫西忆 英雄精神绽光芒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不忘烈士洒热血,传承基因弘精神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血脉,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缅怀革命英烈,铭记历史使命

青山埋忠骨,素菊慰英魂。烈士伟绩,百代流芳。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2年7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来到邓州市烈士陵园,开展……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喜报|福州大学物信学院“追光者”团队在ICDT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中斩获二等奖
“ICDT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是国内单一基于国产化平台的平板显示设计全流程竞赛,旨在丰富高校学生的产业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显示设计的经验交流与发展,推动国产化平板显示设计平台的普及和应…
安徽农业大学赴淮南市凤台县杨村镇暑期实践
中国青年网合肥8.31日电(通讯员苏凌云)6.25日,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赴淮南市凤台县杨村镇暑期实践团来到凤台县杨村镇,开展为期5天的农业生产大托管路径探索活动。通过走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基地、采访…
走进金寨大畈村,悟大别山革命精神
走进乡村亲访村民,走出校园感知乡风为了更好的感知乡风文明,体验纯粹的乡村生活,6月22日上午,“促茶旅融合,助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给村民献爱心送温暖,走进村民家中,亲身体验乡村生活,在村民家…
胶东故事|弘扬胶东革命精神 致力民族伟大复兴
为进一步梳理威海红色文化脉络,整合分散化,碎片化红色文化资源,同时献礼建军95周年,探索人民军队创建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7月15日,威海市红色文化寻访团在严格贯彻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走进天福山纪…
同路人巡讲团中期会议
8月2日下午7时,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于线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中期总结会议,本次会议由副团长徐文轩主持,巡讲团成员两人缺席。会议伊始,各成员按既定顺序对自己前半期的宣讲活动进行中期总结,负责青年…
“行知”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西寨小学调研纪实
深入了解农村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探究出提升农村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可行之道,满足农村学生心理内在需求和潜在能力的发展。2021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行知”调研队正式组成,计划开展…
开拓者实践实践感悟(二)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接受我院学生会的倡议,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组织的的各种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
青春杨帆起航,助力家乡建设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返回家乡的第一时间,在“实践青春,扬帆宣城”的小程序上报名自愿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家乡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自已的贡献。而在这为期一周的实践中,我了解到涛城镇政府为了更好的为…
暑假返浙打工,亲历社会实践
为响应国家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2022年暑假,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zzhdm”实践团返回了自己的家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了社会实践,其中一名队员回到了浙江进行社会实践。一鸣真鲜奶吧是浙…
西农学子三下乡:教育扶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022年6月27日至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汉中市留坝县农村学校调研队一同走进了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农村小学,开展了“陕西省农村学校社会情感学习情况调研项目”,对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农村学生社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