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梳理威海红色文化脉络,整合分散化,碎片化红色文化资源,同时献礼建军95周年,探索人民军队创建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7月15日,威海市红色文化寻访团在严格贯彻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走进天福山纪念馆开展学习与调研。 团队经过与思政老师沟通交流和研读近代史纲要后,选取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为重要走访基地之一。胶东沃土上的天福山见证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成立,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立自此拉开序幕。通过对纪念馆的走访收集抗战军官故事,感受抗战精神,梳理威海建军历史。 红色记忆——天福山起义展览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登营镇天福山森林公园中心,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面积420平方米。纪念馆建于1973年。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主要陈列有《天福山起义原址》《中共胶东特委会议旧址》《天福山武装起义会场》《天福山起义纪念塔》等。主要藏品有《三军战士用过的枪支》《军旗、军号、印鉴》《大刀、铁矛头、节鞭》等文物藏品。纪念馆已成为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沧桑岁月、接受优良传统和老干部、老党员寄托哀思、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思想教育课堂。 天福山幽静远阔,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在此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抗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特委书记理琪同志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利用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围良好的群众基础,经过周密组织,于1937年12月24日,发动了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天福山起义就像一粒火种,迅速点燃了胶东民众的迅速抗争,在中华版图上烧出了一个激情的红色胶东,为胶东人民政权的建立尊定了基础:创建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支军队如燎原之火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方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的一支劲旅。即后来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卓越贡献的27、31、32、41集团军的原始火种。从此,天福山起义闻名遐迩,也留下了为强我中华奋斗不息、为抗日救国不惜牺牲、在艰难逆境中勇于奋进的“天福山精神”。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火红军旗,当年就插在天福山顶峰。 七十五年前,胶东大地风雨如晦、苦难深重,无数英雄前辈们在此山岗毅然举义,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八十余人,三十余枪,笙路蓝缕、开辟草莱,后十年间,竟以一偏处海隅的地方武装,一跃而成席卷东土、问鼎天下的雄师劲旅,成就中国革命的一段英雄史诗。这部英雄史诗的开篇者本就是两位大豪杰:理琪和于得水,俩人一文一武、文武双全,忠肝义胆、浩气贯日,实为当日的革命大侠,可称中国的罗宾汉、山东的刘志丹。 寻访团继续前进,听着讲解员讲述起了革命者刘福考的故事。“一一·四”暴动被敌人镇压后,反动势力疯狂反噬革命群众,为打击敌人、宣示党的力量的存在,胶东特委领导下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策划了一起除暴行动。行动结束后,在撤退途中跟敌人遭遇,红军游击队员刘福考主动殿后掩护,他在同敌人周旋中腰部和腹部中枪,后被进步群众护送回自己家中。他自知活不了了,就央求父亲用绳子把自己勒死,免得沦为敌人的俘虏。悲痛的父亲下不去手,就把他藏到了村外的玉米地里,放下两块干粮走了。敌人“清乡”过后,父亲赶紧去找儿子,后在一眼枯井里发现了刘福考。他想法拉上儿子来,此时的刘福考已经神志不清,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用最后的力气央求父亲成全他。绝望的父亲只好在一棵树系好了绳扣,头不回地走了。刘福考挣扎着爬上石垛子,自缢身亡……这个悲壮的故事久久撞击着我们的心扉,隔着遥远的岁月,依然让我们感动于那一代革命者对信念的忠诚。 而此后的故事更令人为之唏嘘和赞叹。 刘福考牺牲后,她的妻子王淑贞已经怀了八个月的身孕,一悲而疯,整天疯疯癫癫地四处跑。人们看着她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尽管她已成为人们眼里十足的“大疯子”,可是刘福考送给她的定情之物——一串珠花,却始终稳稳地戴在头上。解放后不久,王淑贞的身影出现在一次表彰大会上,她披红挂彩,珠花映面。人们这才知道,她一直在以装疯卖傻的方式作掩护为组织送情报。现在老人家依然健在,平淡地生活在这座小山村里。这对革命夫妻的故事,不需要任何渲染,就那般震撼人心。我们驻足在英雄牺牲的小村里,耳边响起了阵阵枪声,一个血污的身影走出暗淡的历史走廊,向着熹微的地平线坚定地走去…… 通过本次寻访,威海市红色文化寻访团成员亲身感受了威海红色文化、提升了自我思想水平。本次寻访活动,再次唤醒了沉寂在漫长岁月的该被铭记的历史与曾鲜活的人物,激发了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心,加强了大学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赋予了大学生实现共产主义的使命感。 “天福山,我们从这里走来!”这是今天27、31、41集团军等部官兵引以为豪、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这次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百余年之间经历过许多的浩荡变革,我们生活在这盛世是何等的幸运!无数先贤烈士,无数委曲求全,无数摸黑探索,无数舍生取义,才有如今的太平无忧。我想,在如今的中国,中华民族正在向上,人民正在不断地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我们不但要感谢中国共产党的一路领导,也应该缅怀那些逝去的英魂,我们的未来可以拥有无限的美好和可能,但那个年代的他们,将自己的一生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浩瀚海波中。以此为基础推进威海地域性文化与思政课的结合,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实事,为国家在新时代赓续光荣、走向更好的未来献出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