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土地流转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深入了解土地流转方式及基层党组织的中流砥柱作用,山东大学(威海)山止川行调研团的成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安徽、福建、甘肃与黑龙江地区,在实地调研中感受乡村振兴的丰富成果。
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注入特色运营“血液”
7月16日至18日,安徽调研团前往芜湖大浦生态实验基地,探究党组帮扶下的产业融合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当地的鲁班公司在住房方面,建造设施齐全的居住用房,缓解住房压力;在就业方面,支持农民就业,日结工资,利于农民增收;在多元化旅游方面,根据市场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发展第三产业。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当地政府立足农业,出台利民政策。当地的新态农业种植两类作物:一类为观赏性种植,另一类为实用性种植。农场定位明确,引进新技术,多种农业采收方式结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地党组织牵头帮扶,国家政策补助,使土地流转更为顺畅。在土地流转初期,党组织如连接企业和农民的纽带,以相对平稳的方式进行土地交接,保障农民权益。
调研发现,大浦模式下多元主体共同助力乡村振兴,这为其余三地的调研提供参考。
企业助力,创新模式打牢乡村振兴“根基”
7月31日,福建调研团来到涂岭镇,探索“企业+基地+农民”的新型发展模式。相较于安徽大浦的发展模式,福建涂岭镇重点偏向企业。
通过对当地中众公司的调研,了解到该公司从农民手中承包大量土地,再将部分土地二次承包,促进了当地的土地流转,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利用承包的土地修建水坝、大棚;引进农业新技术,普及滴灌技术;引进新型农产品,如汶阳村花卉大棚基地,受疫情影响,种植来自日本的向日葵,易于保存、出售。此外,中众公司在当地推行特色农业,推动旅游观光业发展。大棚种植和花卉产业成为福建涂岭镇的特色名片,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之路。
延链赋能,小小金果挺起果品扶贫“脊梁”
8月5日,在甘肃地区的线上调研中,调研团采访当地农户,探究静宁县苹果产业的支柱作用。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主要有“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与安徽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同,该模式的落脚点是农户。
为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延链思维已经嵌入到静宁苹果生产的全过程。在苹果种植端,鼓励多个主体承包果园,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为产业发展创新道路。政府也将金融行业与果品产业衔接,引入“期货+保险”模式,增强了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静宁县加快产业融合,使苹果深加工、纸箱制造业和苹果产业+文旅在苹果产业的带动下蓬勃发展,真正实现了“苹果红了,农民富了”的愿景。
基层覆盖,系列政策盘活土地流转“动脉”
8月10日至12日,黑龙江调研团成员实地走访了和平镇党支部与幸福车间,在合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调研,感受土地流转政策下的共同富裕。
和平镇总体耕种面积接近40万亩,消解当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是基层工作的一大挑战。有别于安徽地区的党组织重点,和平镇衍生出土地托管模式,分为全天托管和半托管,托管主体主要分为个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当地基层党建的真抓实干,在其引领下,当地土地托管以统一收购减少中间商费用,以推行机械化缩减人工成本,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其中,使土地流转焕发崭新活力。
探寻四地,以脚步丈量土地流转的漫漫征程;深入基层,以交流贴近振兴乡村的种种苦辛。土地流转在乡村振兴中既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加速器。在党建引领下,土地流转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的特点,推动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6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