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返家乡,“青年力 追宁迹 续梁脉”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吴宗翰

(通讯员吴宗翰)红色党史追寻赋能,学思践悟铸炼青春。8月1日-8月2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在庆阳市红色土地“宁县”开始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

团队牢记总书记教导,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时间轴,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生在甘肃的标志性事件、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性人物为线路节点奋进新征程。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团队本站来到了庆阳市红色土地“宁县”的“宁县王孝锡烈士纪念馆”。

宁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光荣、缔造神奇的热土。大革命时期,西北最早的共产党员、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的创建人、党在陕甘地区的早期革命活动家王孝锡,带领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组织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陇原人民的觉醒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甘肃青年运动的先驱者

这里是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的起点。王孝锡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也是甘肃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5年6月王孝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王孝锡在家乡太昌镇创建了甘肃第一个青年团组织“青年社”,吸收当地青年学生30多人。透过这些图片与文字的讲述,我们对王孝锡烈士早年的青年运动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他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深感敬佩。

1924年王孝锡考入国立西北大学,这里也是王孝锡从事革命工作的起点。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王孝锡积极投入反对陕西军阀吴新田统治和五卅运动斗争,并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王孝锡按党组织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成立了中共彬(陕西彬县)宁(甘肃宁县)支部。

王孝锡短暂的一生基本都在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历史虽已成为过去,但精神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如一束火焰,燃烧在人们心中,照亮每一代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吃苦难劳精神,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大义凛然、从容不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青山沃土埋忠骨,烈士英灵勉后人。陕甘一带遭受特大旱灾后,粮食绝收。在王孝锡等人的暗中支持下,聚起三支以饥民、逃亡士兵为主的农民武装。然而在农民暴动失败后,王孝锡被国民党逮捕,面对凶残的敌人王孝锡大义凛然、从容不迫。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了顽强不屈斗争,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留下了诗篇:

《永别》

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

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

从今成永别,心唯双亲萦。

堂前代尽孝,虽死也安心。

王孝锡在甘肃早期的革命活动中,他曾借助国民党西北特派员等多重身份进行地下革命斗争活动,宣传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为陕甘两省早期的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缅怀先烈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我们不应忘记那段历史,不应忘记那段历史。

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革命者早期使用的武器。从简陋的武器配备中不难看出当时革命之路的艰难困苦。如今这些生锈斑驳的兵器依旧为我们诉说着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人民骄傲、精神榜样

1927年秋季王孝锡回到家乡,在太昌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这是陇东第一个中共党的临时区委组织,肩负起了领导陕甘边界革命斗争的重任。1928年5月领导了声震陕甘的旬邑起义。他是秦陇革命播火第一人,他是我们青年一辈学习的榜样,是家乡人民永远的骄傲。

走进宁县革命烈士陵园碑楼映入眼帘的,是碑楼正背两面刻有“烈士英名留万古,人民纪念永千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功臣党的典型”的两幅对联。

实践队员爬上陵园的一个个台阶,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气壮山河”不仅仅是每一位革命烈士的目标,更是每一位实践队员应该学习的气魄。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通过参观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实践队员感悟到了其中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真挚的情感,铭记革命先辈的伟大奉献。王孝锡的革命生涯虽然短暂,但他用鲜血和生命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社会实践团队秉承信念“勿忘昨天 无愧今天 不负明天”
(通讯员吴宗翰)红色党史追寻赋能,学思践悟铸炼青春。8月3日-8月4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在天水市的“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学习路线以…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队来到“天水”,知行合一
中国青年网庆阳8月5日电(通讯员吴宗翰)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时间轴,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生在红色甘肃的标志性…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队回到天水,感悟天水的“新生”
红色党史追寻赋能,学思践悟铸炼青春。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了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的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开启了在甘肃各地红色景区的参观。我们团队根据百年时间线…
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回到家乡,缅怀“革命先烈”
(通讯员吴宗翰)革命精神代代传,渭源籍英烈名录碑记录了从土地革命时期到现在……在八月六日至八月七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本站来到红色土地“渭源县”的“渭源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追寻…
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成员回到陇原,学习“人民的觉醒”
中国青年网庆阳8月3日电(通讯员吴宗翰)“八一”建军节之际,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光荣、缔造神奇的甘肃红色热土,庆阳市宁县开展红色追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大革…
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体会家乡“科技与历史的碰撞”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声听实践团来到红色土地“天水”,在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追寻党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为了引领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实践团跟随习总书记考察甘肃的路…
兰州理工大学学子返回家乡重温红色热土:碧血染红旗
色党史追寻赋能,学思践悟铸炼青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中国青年的历史贡献,尽显关怀之情,鼓舞青年之心。作为新时代红柳青年,积极开展党史学习实…
兰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回到“家乡”,感悟青春
红色渭源,百年沧桑。实践团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了解渭源红色党史,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馆陈列布展以中国革命的历程为主线,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旨,以渭源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陇…
兰州理工大学学子回到家乡,感受革命红色火种力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实践团队本次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在这里弘扬革命精神,了解红色渭源。渭源县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主旨,以陇右地下革命斗争为重点,以渭源人民…
西南石油大学“夏乡之源,柚心有你”赴元通寺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了解留守儿童现状,7月14日,实践队成员于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元通寺村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讲解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同时带他们进行了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