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富丽堂皇”的开发区,里面却人烟冷清,这样的“尴尬”在基层并不少见。小地方对人才的渴望尤为迫切,与之相伴的却常是种种困局:资源明显比不上大城市,财政能力又十分有限。基层想要引来“凤凰”,这“梧桐树”该怎么种?
7月中旬,顶着烈日酷暑,合肥工业大学志愿者赴太和科技支农帮扶团赶赴安徽太和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并就该问题采访了部分同从业者。
基础设施被“抛弃”
据了解 ,太和县的“硬条件”其实不差。这里依附医药行业的背景,素有“中西药之都”的美誉,并且早在1995年就建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但现实状况与太和县的“盛名”并不相符:六层的行政办公区,有两层空无一人。偌大的开发区共不足百余人,咖啡厅、休息室、健身房等设施虽然一应俱全,却长期无人问津。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现象“相当普遍”。“因为该开发区是在县域里面建的,所以很难招揽人才”。据介绍,开发区为了让华大基因入驻,投资了4000万,主题展馆的建设水平甚至超过武汉的一些开发区。即便如此,目前太和华大基因的的全体员工也不足二十人。
另一负责人告诉志愿者,离开发区500米远处建了十几栋员工公寓,全是免费入住,然而入驻的企业和吸引的人才仍旧寥寥无几。志愿者们发现,由于长期无人打理,许多员工公寓已是杂草丛生。
“平台”成最大壁垒
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重重,招来人才不易,即使费力招来了,“翅膀硬了”又飞走了。志愿者在开发区采访到了两个高校研究生,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他们表示,开发区为了吸引人才,给出的工资确实很高,“本科生起薪5000,研究生起薪6000,外加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这样的条件在小城镇已经相关优渥。
然而他们也有不少顾虑,“虽然他们在这里可以生活的很舒服,待遇也不错,但是受县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这里的平台还是比较低。”医疗和教育落后,也严重打击着人才留下来的积极性,“我们都不太想在这里长久呆下去”。
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开发区曾找到一个复旦大学的教授进行合作,但对方提出要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即使是这样,目前复旦教授仍未确定要来”。
留人才更要“留人心”
在采访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了坚守在此的赵老师。在开发区里,他独自带领着一个生物制药团队。在参观调研实验室时,赵老师介绍了来开发区的“意外经历”。
他本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偶然机会来到太和开发区,看到这里的急需人才,就答应带着团队留在这里。虽然工作环境不比大城市,但赵老师依然充满了干劲儿,“科研经费以及设备等都由开发区投资,我个人基本没有经济负担。虽然目前这里起步晚,但是我们的工作却是高水准,向世界一流看齐的。”
赵老师告诉志愿者,这里搞科研很适合: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实践团队临走时,赵老师特别嘱咐:“希望你们戒骄戒躁,真正的人才只要耐得住寂寞在哪里都是可以发光发热的,踏踏实实才是做人之道。”
赵老师的例子虽然给冷清的开发区增添了一丝温暖,但小地方要留住人才,光靠鼓励“坐冷板凳”的精神还远远不够。孔子曾描述“近者悦,远者来”,这就需要政府和人才工作者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广开引才渠道、善谋聚才之方,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他们能够真正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4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