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相集,一个个熟悉身影的出现,唤醒了青葱七月的记忆。炎炎夏日,回响在耳畔的蝉鸣声,绽放在眼帘的油布伞。脑海中的普通七月,却因我们的相遇,绘出了亮丽的色彩。7月17日,肩负着相同使命的我们搭上乘往泾县的列车,一同追寻古老油布伞技艺的足迹。
油布伞制作技艺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千年的历史,我们从政府对油布伞制作技艺的政策保护、油布伞产业发展现状、村民对油布伞技艺的了解程度和油布伞非遗文化教育四个角度出发,探究油布伞技艺在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最后综合所有资料,为当地儿童服务站的孩子们开设“非遗小课堂”活动讲述油布伞的故事。当解开萦绕在油布伞的层层云雾,油布伞文化的魅力逐渐清晰在我们的眼前。
“教育乃国之根本,育国之栋梁,兴邦乃之安定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也是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了解油布伞非遗文化在当地小学教育当中的涉及情况,我们走进昌桥中心小学,有幸采访了校长郑敏和德育处主任程莎。
清晨的校园温柔宁静,几幢砖红色的教学楼,几棵浓郁碧绿的樟树。走进教学楼,走廊的墙面上零星分布着孩子们制作油布伞的照片,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点亮了一方方小天地。
作为采访活动的记录者,当我一笔一划写下他们的回答,我能感受到蕴含在每一字一词中当地学校对于油布伞非遗文化教育传承的努力和贡献。学校不仅从课程方面开设油布伞兴趣班向孩子们讲述油布伞文化,还会带领孩子们前往油布伞手工作坊亲身实践制作油布伞,绘制油布伞面,创作出一把独属于自己的油布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油布伞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需要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更需要实践。只有通过亲手体验制作,才能更好地感悟蕴含在油布伞当中的先辈们的精神智慧,擦出思想的火花,真正将油布伞制作技艺活态传承下去。
张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在校内开设的油布伞展厅。展厅内陈列的是兴趣班孩子前往油布伞手工作坊进行实践活动后绘制得到的油布伞。每一把油布伞都印证着孩子们的一颗颗童心,是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的鲜活体现。黄澄澄的油布伞面绽放着孩子们绘制的梅花,碧蓝的鲸鱼跃入创意的海洋,洋溢着笑容的脸颊温暖着每一个观览者的心。学校的宣传栏上面张贴着油布伞的照片,照片下面的行行文字向孩子们讲述着油布伞的历史文化。在学校的努力之下,昌桥中心小学将油布伞文化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让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油布伞文化的熏陶。
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文化浩瀚典籍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应当要从多角度挖掘它的当今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也能焕发出活力。从教育层面来说,将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年轻一辈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耳濡目染,从而提升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非遗文化,方能讲好非遗故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油布伞制作技艺与发展历程,我们前往泾县县内仅存的国民油布伞厂,采访油布伞厂厂长——郑国民先生。
郑国民厂长介绍说,制伞的步骤分成12道大工序,88道小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靠纯手工完成。油布伞伞骨越多,制作工艺就越精细。伞骨的长宽高和弧度、芦盘的直径都需要计算得分毫不差。只有如此,伞骨才能严丝合缝地嵌入芦盘,雨伞也才能收放自如。这得重复百千万次,才能得心应手。上世纪90年代初,受外来铁制洋伞的冲击,油布伞产量一减再减,县内最终只剩余孤峰雨伞厂一家。面对传统制伞手工艺消失的危险,郑国民毅然决然地从父亲手中接过伞厂的重任,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使命。
郑国民深知,只有认真做好每一把油布伞,让更多的人了解油布伞,才能真正找到解决油布伞传承问题的答案。现如今,油布伞又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来。油布伞开始走进影视行业,走进高端旅游市场,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出现在国家峰会上。在每一位手工艺人的精心制作下,在厂长的日夜思索筹划下,油布伞逐渐走出孤峰,向着更高更远的大环境翱翔。
夏日炎炎,燃不尽大家求知的心,我们走进手工作坊,零距离观赏油布伞的制作流程。入门,王延松老人倚坐着竹椅上,安静地打磨着竹篾。刀片划过竹篾,一声一声,每一声都在讲述手工艺人与油布伞的故事;竹子敲击地面,一次一次,每一次都在展现油布伞技艺的铿锵历史。我们站在左右,细心聆听油布伞的低声细语,品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王延松老先生告诉我们,他本人制作油布伞已经有60多年了。60年的操作,60年的沉淀,终将油布伞制作的技艺幻化得炉火纯青。我看到了这样十只手指,他们轻巧灵活;我看到了这样一双手,他们铿锵有力;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人,他将油布伞文化悉心展现,始终如一。不经历凌冽的寒风,怎会有梅花的怒放;不经历厚重的白雪,怎会有青松的挺直;不经历寒冷的冬天,怎会有明媚的春天。与油布伞一起走过那段风雨飘零的时光,坚持下来那一段沉默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日出的曙光。或许老先生也曾想过放弃,也曾动摇,但他最后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这一条路——传承油布伞技艺。他是时代的划分者,也是时代的传承者。一把把精美的油布伞诞生于王延松老先生手中,销至世界各地。这时,油布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物品在传播,更是寄托着每一位油布伞手工艺人坚守的初心与执着。
厂房设施简易,电扇便是炎炎夏日唯一的解暑工具,而手工艺人心中的那份宁静早已将炎热驱散。王延松老先生说:“很享受制作油布伞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全神贯注的时候就不那么在乎外部环境的条件。”这也许就是俗语所说的“心静自然凉”了吧。手工艺人就这样安静地坐着,享受独属于自己的这段时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孤峰国民油布伞厂仍然飘出阵阵桐油的香味,传出声声磨竹的声响,绘制出幅幅精美的伞面。当一把把油布伞撑开,展现出的非遗文化特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足以温暖时光,惊艳岁月。
通过对昌桥中心小学校长和主任的采访,我们了解了油布伞文化在当地教育中的传播现状;采访油布伞厂长、走进油布伞手工作坊,近距离了解油布伞制作技艺和流程。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油布伞历史文化之后,我们以孤峰村油布伞为基点,在昌桥乡儿童服务站开展“非遗文化小课堂”活动,讲述油布伞故事,带领孩子们一同体验绘制伞面的过程。
活动开始前,我们为在课堂上开展怎样的小活动伤透了脑筋,儿童服务站的地方并不宽裕,无法进行较大的活动,活动不仅要丰富有趣,更要和非遗紧密联系。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想起了本次三下乡的活动对象——孤峰油布伞。为当地的孩子们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当地的油布伞非遗文化为重点最为贴切。于是我们很快确定下纸伞绘画活动。绘画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可以使得这次“非遗小课堂”更加有趣充满活力,在孩子们的期待下进行下去。
夏天的风暖暖吹过,蝉鸣不歇。我们走进儿童服务站,为即将展开的活动做好准备工作。清点活动开展需要的小纸伞、颜料杯,预览放映讲述ppt。大家都在期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希望此次活动能顺利展开。
当朗朗笑声涌入儿童服务站,课程拉开序幕。主讲人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着重提到了孤峰的油布伞,随后展示了“泾县油布伞”小视频,视频中娓娓道来了一把伞的创作过程,孩子们看着津津有味,对于自己家乡的油布伞非遗文化感到非常自豪。在接下来的看图识物环节中,小朋友们展示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一眼就看出来了皮影戏、剪纸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非遗产品。
我们给小朋友们发放小纸伞,配以颜料、粉笔刷,让孩子们自行创作绘制伞面。我们与小朋友们一起,一笔一画,勾勒出大家心目中的孤峰油布伞。绘画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点小问题,比如颜料不够,水桶洒了等,小朋友们却并没有产生争执,而是商量好先后使用顺序,请求助教帮助换水,使整个绘画过程充满欢声笑语。
屋外,风和日丽;屋内,光影交织。一群大朋友和小朋友静坐绘画,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如阳光一般温暖和煦。画好的伞面上不仅有红梅青竹,绿叶菡萏,更有青戈江水,山林翠竹,美不胜收。小朋友们在绘画过程中更是扎染泼墨齐齐上手,各色手法百花齐放,画出的伞面不仅充满童趣,而且活灵活现,别具匠心。
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手工绘画制作伞面,孩子们与油布伞非遗文化直接接触,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相信这些孩子从今往后对油布伞非遗文化也会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了解。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应当要以文化的雨露滋养,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送到我们青年一代的手中,我们更应当担负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更多孩子了解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让中国非遗文化走得更久,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跨越三十余载,从学科文化教育到现如今的非遗文化教育,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是在为了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扮演着两重角色,既作为油布伞非遗文化的了解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油布伞文化历史,走进国民油布伞厂,探究油布伞技艺和传承发展现状;又作为油布伞非遗文化的讲述者,将资料文献和亲身实践体验转述成故事讲述给儿童服务站的孩子们。身份的转化,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油布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非遗传人为榜样,扎根非遗沃土,赓续文明血脉,为助力非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51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