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实践感悟:助餐服务多日行,水路俱陈暖人心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昝鑫茂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食空穿梭小队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合肥市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团队走访有助餐服务的农村和社区获取助餐服务的相关信息,为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积极响应政府规划的公办养老机构提升行动、医养结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智慧助老行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养老服务产业不断升级和健康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解决方法。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安徽省芜湖市,通过网上资料查询,我们找到了一处社区助餐服务点,即邢家山社区服务点。由于未找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我们去到服务点的时候,错过了助餐时间。因此,我们只能采访在助餐服务点休息的老人们。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就餐的老人对该助餐点的服务十分满意。尤其是夏季,老人们难以忍受厨房高温和油烟,于是选择有空调的助餐点进行就餐。

以前,我们认为老人们更多地会选择自己在家做饭,但是这一次的调研采访,我们发现一旦助餐点服务环境好,老人们还是很愿意在助餐点进行用餐的。由此看来,再多的资料都比不上实地探访来得真实、可靠。

第二天,我们通过前期街坊及电联,与合肥市蜀山区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并受邀前往旗下助餐点参观。我们分为了两个小队,分别前往包河区包公街道青年社区生活馆和炳辉社区生活馆对其负责人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好邻好友包公街道青年社区生活馆负责人郑莉。通讯员 高颖 摄

通过餐厅负责人郑莉的采访内容,我们了解到了该助餐点的经营状况、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业务方向、人才储备等基本情况。

这样让人放心的助餐点吸引了许多老人的注意,一到午餐时间,我们就看到许多老人前来选餐,在等餐期间,他们同其他的老人们一起聊家常,聊八卦,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们也为之动容。“饭菜有荤有素,少油少盐,非常适合我们的口味。”“在这里用餐,环境好,也卫生,价钱也不贵。”“在这里可以吃到和家里一样的饭菜,还有这么多老朋友相聚在一起,很不错!”在炳辉社区的朱奶奶也如是说。可见,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旗下的助餐点无论是服务,亦或是餐食都让老人们感到舒服、亲切。

纸上的文字都是空洞的,网上的图片都是冰冷的,但是线下的实地探访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好的助餐服务带给老人们的温暖。

图为社区老年人在佰家伴助餐点用餐。 通讯员 傅苏瑜 摄

下午,我们来到了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其负责人周苹进行了专题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周苹负责人对于我们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同时也对我们问题中所缺乏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因为疫情原因,为响应疫情防控的要求,食堂多次暂停营业,但佰家伴依旧不忘助老初心,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上门做餐等服务,转换探索新模式,积极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认识到真正的良心企业,从来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正如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即使中途遇到不可抗力因素而暂停助餐点的助餐服务,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到了为老人上门送餐、上文做饭等服务,真正将解决老人“就餐难”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图为实践小队与佰家伴总公司助餐点负责人周苹女士合影。通讯员 纪明颖 摄

关于社区助餐点的实地调查是比较轻松且顺利的,也许这是因为社区的各种措施都相对比较完善,居住的区域也较为集中,同时居住的老人们也有一定的收入,因此他们愿意享受好的助餐服务。但是农村更加偏僻,老人们居住更加散乱,而且大多数老人都没有稳定的收入,因此他们的思想与社区老人的思想会有所不同,他们大多数都不愿意参与助餐服务。因此,我们在安徽省农村的采访过程,并不顺利。

但是,正是因为不顺利,我们才发现农村如果要建立助餐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它前期的投入会更大,同时,改变农村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助餐服务的思想也是一大难题。

走访归来,我们发现最开始只是通过网上资料查询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在与当地实际了解到的信息相结合之后,我们不断完善采访提纲和问卷问题,同时,也在一次次的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些闪着光芒的良心助餐企业,从中汲取对农村助餐服务开展的有利因素。

在本次实地调查中,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合理的分工必不可少;在面对某些地区不能够提供相关信息的困难时,依旧不放弃,选择另一条“出口”;遇到意见不一致时,没有面红耳赤的大声争吵,只有每个人心平气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我们这个团队磨合地更加充分,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更加多元化。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讯员:昝鑫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5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喜迎新生,领导下寝慰问暖人心
文/武刘图/王隆湘欧阳璇任琴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们的适应情况,第一时间给予温暖关怀,提供“最优服务”。2022年9月17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副院长禹玲、曾建松、学院党委书记周启强、党委…
传递知识,点燃未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古语是本次教学实践中最大的体会,教学实践的经历能够给予长期生活在学校的学生们提供接触教学,了解教学的机会,并且还能够初步的熟悉与了解本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为发现…
深入街道农村,守护老年人舌尖上幸福晚年
打开地图,微弱的亮光点亮在中华大地之上,在深蓝色的背景衬托之下,熠熠生辉,七天五地,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被点亮,深感科技进步之快,交通之便利,国运之昌盛。食空穿梭小队穿过城市繁华街道,穿过旧房林…
南财学子实践感悟:听乡音,知乡情,探索老年食堂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形势严峻,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农村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生产上的机械化耕种正在普及,生活上的问题也亟待解决。8月3日至8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食空穿梭小队来到安徽六安市、…
陌上花开“春”将至
陌上花开“春”将至人文院邱淑慧已至三月月末,校园仍在迷蒙烟雨的笼罩之中,时常是一片灰蒙蒙的阴雨天,阴冷又潮湿。忽而冷峭的风让行人不得不裹紧厚实的衣服,恍惚间回到了冷冬。这迟迟不愿抽身离去的阴雨…
南财学子三下乡:为农村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乡村地区的老龄化远高于城市地区,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进一步加剧,农村银丝一族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点,为了从老年餐桌建设中感悟农村养老发展,8月13日,南京财经大…
关于长江三角洲十三个乡村老年餐桌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学校:南京财经大学指导老师:韩中、华中昱作者:刘思琪、纪明颖、高颖、周越、傅苏瑜、徐康健、昝鑫茂调研时间:2022年7月30日-8月20日调研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合肥市、六安市,江苏省南京市、宿迁市、南通市…
推进爱心助餐,品尝幸福味道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食空穿梭”暑期实践队于2022年6月23日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下辖镇——燕子河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主题旨在深入了解老年助餐服务,分别从供给方、需求方等…
绮梦昌桥,腾飞发展
绮梦昌桥,腾飞发展乡村是承载人民精神生活,与城镇共同构成人民活动的重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2017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
非遗课程进校园——当好非遗文化的讲述者
翻开相集,一个个熟悉身影的出现,唤醒了青葱七月的记忆。炎炎夏日,回响在耳畔的蝉鸣声,绽放在眼帘的油布伞。脑海中的普通七月,却因我们的相遇,绘出了亮丽的色彩。7月17日,肩负着相同使命的我们搭上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