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红色遗迹—陈毅故里
乐至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成渝直线黄金分割点上,距成都84公里、重庆174公里、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正加快融入成都“半小时”、重庆“1小时”经济圈,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将在此交会设站。自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置县以来,乐至已有1400余年历史,因是陈毅元帅故里,也被称作“帅乡”。
陈毅
字仲弘,乐至县人。1901年生,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爱憎分明,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红色印记
“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的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绿油油的桑田一眼望不到边,一首五言绝句镌刻于路旁的文化墙上。这是陈毅返乡视察时留下的诗作《冬夜杂咏·故乡》。
1959年11月,陈毅返乡视察,不仅盛赞家乡的蚕桑文化,还积极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想办法、出实招。这些年来,乐至全力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多元、优质、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如今的“帅乡”“桑城”美名远扬,“中国桑都”的建设也全面提速。
一封家信彰显家国情怀
今年是陈毅诞辰120周年,一批珍贵文物即将与公众见面。4月22日,记者在位于资阳市乐至县的陈毅故里了解到,在这批珍贵文物中,有一封陈毅的亲笔信鲜为人知。
这是1963年5月,陈毅得知母亲去世后,给家人匆匆寄来的一封短信。这封用毛笔手书的信只有5页纸344个字,字里行间既有真情切意,也有谦虚谨慎。
这封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已遵嘱寄六百余元作母亲后事料理费,又每月寄六十元给父亲作开销,全国仍在克服困难中,希本此精神不再要省方补贴,至要至要……我一生都努力克己、守纪律,不愿累公家,此是实言语也!能否做到多少当待努力,不能以此自满也!
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文物博物部工作人员唐铭泽介绍,陈毅同母亲感情深厚,在母亲重病卧床时曾抽空返家探望。那时,已过花甲的陈毅还为母亲搓洗衣服。不过,陈毅对包括母亲在内的家人,也是出了名的“严厉”。
1950年春,陈毅在上海任市长。父母从老家赶来探望,在尽心照料之余,陈毅也坦率地跟父母“约法三章”:“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陈毅的父母在上海呆了3个月,便回了老家。
1954年,陈毅赴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又把父母接到北京住了几年。1957年,父母准备回老家安享晚年时,陈毅又再次叮嘱:“回四川后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惊动政府;作一个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这便是他同父母的第二次“约法三章”。
陈毅曾有著名的诗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当母亲去世,陈毅感念同时,仍不忘叮嘱家人“不再要省方补贴,至要至要”,仍在自勉“克己、守纪律”“不愿累公家”,其谦虚谨慎的作风可见一斑,也发人深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53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