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艺,琴棋书画。古往今来,那些代表文、雅、艺的词句里好像总少了些东西,是书案边角那抹亮眼的红色,亦是诗书画作一侧那方内敛的印记。印泥,不妨称为文房“第五宝”,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走过了千年历程,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繁衍出了不同流派,其中“鲁庵印泥”无疑是长足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手所喜爱的国宝级印泥,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深入了解鲁庵印泥坚守传承的故事,挖掘其创新发展之精神,上海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小组成员一行7人于国庆期间到徐汇区云洲古玩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有幸请到上海鲁庵印泥静安区非遗传承人田旭峰老师为我们讲授。 在鲁庵印泥的展柜前,我们第一次在田老师的讲解中正视了印泥之于书画的重要性。它是中国红在书画作品中的典型甚至是唯一代表;是处于纸质、绢质传媒最上层,要覆盖住下方所有内容的标记。故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鲁庵印泥色红而不艳,细腻却厚重。也因此,鲁庵印泥始终追求将朱砂、艾绒、蓖麻油等印泥原料的特性发挥到恰到好处。 围坐于木桌旁侧,我们开始了正式访谈。田老师更为翔实地介绍了鲁庵印泥的诞生、成长、传承与创新之路。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可以用“赓续古法文脉,焕发时代新生”来概括。 赓续古法文脉 鲁庵印泥的文脉,不仅是挂在传习所的那一张秘方,而是张鲁庵大师耗费四十余年的时间与精力潜心研制,终让鲁庵印泥面世;是高式熊大师身老心未老,尽心竭力为印泥的复出四处奔走呼吁;是李耘萍大师把握时代大潮,屡败屡战让鲁庵印泥重获新生;是田旭峰老师探索利用现代化企业管理与科学人文观念创造鲁庵印泥新春天;是每一代传人谨记张鲁庵大师教诲,力求定制化,让每幅书画得到最完美的呈现;是每一位从业人员坐得住冷板凳,在不知多少个“一万小时”中熟悉印泥的制作技艺,领悟那抹红色的激情魅力。一言以蔽之,鲁庵印泥的文脉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忘初心、使命担当、坚持不懈、守正创新。没有这些精神内核,秘方就是一纸空谈,鲁庵印泥亦或许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故而赓续鲁庵印泥古法文脉也绝不是把秘方代代相传,应是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使鲁庵印泥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焕发时代新生 非遗文化在当下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在田旭峰老师关于对鲁庵印泥“生产性保护”与“创新性保护”的论述中或许能找到答案。鲁庵印泥为了解决生存难题,先是走上生产性保护道路,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自救。但这远远不够,生产性保护无法解决文化保护问题,如果保护停留在生产层面,那传承的仅仅是“物质文化”,无法上升到“非物质文化”。要真正做到“非物质文化保护”,还是得通过创新赋予产品文化内涵,使其焕发出文化活力。鲁庵印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机械,通过数据监测精确捕捉印泥原材料发挥性能的最佳状态,同时也使原来口口相传的技艺功法可以数据化、具象化,规避只论经验不重数据的误区,利于后人学习和技艺传承自是不言而喻。二是将匠人精神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匠人企业”。匠人精神避免鲁庵印泥的发展过度商业化,现代企业文化使鲁庵印泥的有序传承、长期发展更为有利,抗风险能力亦可显著提高,二者结合才能使鲁庵印泥充分借助各方平台自行“造血”。 尽管如此,鲁庵印泥的发展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当下国际国内严峻的大环境就对鲁庵印泥的发展造成了许多挑战,特别是人才短缺、平台匮乏。但田老师表示,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修炼内功,春暖花开之时,鲁庵印泥才能焕发更夺目的光彩。 访谈的最后,田旭峰老师谈了他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保护非遗,就像栽花,最重要的是土壤的培养,土壤品质高了花才会长得好。这土壤就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培养土壤不仅是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大众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政府、传承人、企业等非遗文化的传播主体不能只依托于成果的堆砌,更要注重细节上的吸引。总之,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个任重而道远的大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访谈结束,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是直观的技艺,更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通常的书画诗作,达到一定境界后无需局限于什么“标准”,真正恣意表达作者情感的才是好作品。而鲁庵印泥的制作必须恪守标准,经过一道道繁杂的工序最终呈现在使用者面前,只为帮助作者更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帮助作品更完美的呈现。这也正是“定制化”的价值,看似与人无关,实际上是最能体现“人文”的艺术形式。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收获了很多,感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每一代非遗传承人至诚至坚、至专至精的精神所感动,更为新一代传承人对鲁庵印泥传承创新的思路所折服。非遗文化传承并不是一个难解的命题,传承与创新也并不冲突,我们期待非遗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6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