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麓,黄泽江畔,枕边山水近,戏里日月长。一支水袖,翻飞山水间,一曲越音,在爱恨情仇中缠绵。街角小店收音机里的咿呀,公园广场捻起手指娇俏的一点,不知从哪个窗户缝隙里传来的鼓音,走在石板街上都忍不住踮起脚尖来转个圈,这个被戏曲声萦绕的小镇,便是黄泽镇。因常年浸泡在越剧的吟唱声中,在路上随意揪上一人,便可当场摆起架子来上一段。“一悲一喜一抖袖,一颦一笑一回眸”,被时代遗忘的越剧,再次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捞到了人们的面前,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在这个的夏天,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的考察小队,也被婉转动人的越音吸引,华丽精细的服饰、复杂精美的花纹将她们的目光引向了黄泽镇,一个传闻家家户户都会做戏服的神秘小镇。她们带着相机,带着纸笔,带着满心的好奇与希冀,坐上了辆通往陌生领域的动车,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趟进入越剧世界的旅程。 夏末的炎热带着沉重的气息,直压得人喘不上气来。车子摇摇晃晃开了许久,终于停下了脚步。成员们接连从车上下来,刚踏上这片土地,不远处便悠悠地传来了一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如一滴清水没入干涸的泥地,径直破开了这沉闷的空气。 这片土地,便是她们心心念念的终点,黄泽镇。简单朴素的小镇,入眼是摇曳的绿意,潺潺流水在烈日下不知疲倦地激荡着积石,美则美矣,却看似与其他村镇并无不同。可这风中婉转缠绵的越音,给村镇增添了别样的风韵。顺着似有若无的越音寻去,她们来到了一条特别的街道,这里被称为黄泽镇的戏服一条街。 琳琅满目的戏服就大喇喇地摆在橱窗边,各种样式各种色彩数不胜数。听沿街的村人说,他们这儿家家户户都会做戏服,做的最好的,便是这“秋明越剧戏服店”了,有成百上千的戏剧爱好者从大老远跑过来,就为了得到一件精致的戏服。这戏服还漂洋过海去了国外,供世界各地的越剧爱好者欣赏。“秋明越剧戏服店”是绍兴市级非物质文化戏剧服装的传承人,李秋明的店铺,他和他的父亲李伯汀为了这戏服、戏具奋斗了一辈子。 李秋明先生说,80年代越剧复兴后,村里人发现因为十年动荡,唱戏的行头丢的丢,坏的坏,残败不堪,却又找不到地方买。于是李秋明先生的父亲李伯汀先生便和村里几个人便在残存的老行头基础上翻版再制作,一步一步摸清每出戏和角色的颜色搭配、纹样绘制、制作工序,渐渐填补着成套越剧戏具的空白,慢慢发展至今。 李秋明先生从小就看着父亲,对收集来的残缺戏具研究、设计与制作,初中毕业后便在父亲的熏陶下,跟着父亲学做戏具行头。一套越剧演出的行头,戏衣、盔头和靴鞋缺一不可,再经历制图、裁剪、盘边、绣花、打胶、贴锡泊、上彩、装配等十几道工序才出成。 成员在李秋明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戏具制作工厂,近距离观察了村人的手工艺,亲自尝试,并通过拍照、摄像记录越剧戏服中头饰、盔帽鞋靴等道具的民间工艺制作步骤。李秋明先生说道,现在时代发展,订单多了,就会让村人帮着一起制作,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村头村尾都制作越剧戏服,也就直接成就了这越剧戏服之乡。 在街上不起眼的角落里,时常有大爷大妈围坐一圈,放着音响,摇着蒲扇跟着吟唱,这里浓厚的戏曲氛围是外界无法比拟的。听说在公园的广场上,镇上的人们习惯于去走上一圈,再唱上一圈,戏剧早已融入了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李秋明先生笑说,自己也总爱去听上一遭。在此处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戏剧小镇,可惜时间紧迫交通不便,成员们只能遗憾地表示下回再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小队成员将在黄泽镇所见所感记录在了相机里,村人的热心攀谈,耳边缠绵婉转的戏曲,专心手头制作的工匠等等,这里的一切,让她们的内心不知不觉早已与这片土地相连,她们心系这里。为传统戏曲文化助力的愿景也偷偷在她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在静静等待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成员们将断断续续的故事谱写成章,将细小的片段连结成片,用镜头描绘旧世界,用笔书写新故事;同时迸发灵感,以越剧人物特点为基础设计了几个IP形象辅助宣传;制作了相关海报,将图片与文字结合,以视觉形象吸引大众眼球;衍生出手工DIY发簪等文创小物件供人玩乐,并创新了越剧戏服款式;她们将小村庄的世界与新媒体的大世界连接,用一个个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助力疫情下黄泽镇戏服产业的经营,用现代的新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谁的水袖翻飞,谁的凤冠霞帔,在袅袅越音中几度斑斓。舞台上的才子佳人,戏本里的恩怨情仇,在华美锦绣中传唱。曾经,越剧也被时代燃烧成了灰烬,本以为再无复燃之意,却被这批执着的手工艺人又重新燃起了熊熊烈火,是他们的努力,才让越剧被全世界看见,。往火堆里仍柴火将是接下来成员们的使命,星火传承,刻不容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63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