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是师范生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专业能力的必备途径,在师范生的本科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教育见习的开展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见习目标,规划好见习内容,认真实践,并做好反思总结。本学期我也参加了教育见习实践,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次教育见习的具体内容。
(一)目标规划篇
本次教育见习,我主要进行了四项内容。其一,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为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一对多的教学辅导和班级管理将在下次教育见习时进行。其二,我观看了一部教育电影《我的教师生涯》,并读了一部教育类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受颇深。其三,我对这次教育见习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从中感悟教师的育人情怀和职业道德。
(二)见习内容篇
1.辅导一名准高三学生的化学和数学。在辅导过程中,我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引领,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后复习回顾。课前知识引领包括浏览课本,掌握本节课的大体框架,同时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课堂知识学习包括讲授新课与疑难答疑,课后复习回顾包括知识掌握与总结练习。通过这种授课方式,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总结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在每一阶段性学习课程的最后,会给他进行一次限时能力训练,以提高他在考场上的心理、计算、思考等综合能力。本次授课共32天,授课效果将在该生期末考试时体现。
2. 观看了教育电影《我的教师生涯》。我深刻感受到主人公陈玉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行业的热爱,尤其是对乡村孩子的照顾与关怀,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在陈玉退休后,他回到了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用尽毕生积蓄,开办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由此可见,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民的孩子。在主人公陈玉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应有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平淡之中的伟大。从这部电影中我也感受到了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希望我们全社会予以乡村教育和教师关怀。我受到启迪,受到了教育,十分震撼。
3.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类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觉是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则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完整内容。这些内容涉及教师常遇到的棘手的问题。他用一些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与观点讲述的生动有趣,明明白白,读后令人深受启迪,倍感亲切。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水平。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有能力的教师。
(三)感悟提升篇
本次教育见习,我感受颇多。
首先,我感受到的是教师情怀的提升。何为情怀?释义广泛。简言之就是情感和胸怀。教育的情感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教育的情怀源于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责任。
1.历史情怀
中华文明,震古烁今,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师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等的传承,很大一部分靠的是道贯古今、化育天下的师者情怀与使命担当。
2.家国情怀
一个学校有好的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国家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把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结合起来,是一个真教师必须具有的素质条件之一。教师这个岗位天然的与人,与社会,与民族,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历史上的优秀教育家和教师,为何总有高山仰止的感觉?除了他们深厚的知识素养,精湛的教育艺术,博大的仁爱之心,最根本的是他们拥有一颗无限崇高的爱国之心。他们从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高度出发,不为个人私利而缠绵徘徊。面对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教师一定要有大情怀,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要有民族自豪感。拥有崇高的爱国情怀,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祖国的花朵,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朵爱国之花。因此,无论教育之路有多么坎坷,教师们都要有一份家国情怀。
3.师生情怀
不知不觉,老师们已陪伴我们走过初高中生活。在相处的时间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师生情,还收获了友谊情。走上社会,方知师生情谊的可贵。教师与学生攻坚克难、共话情谊的时光是我们人生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亦师亦友的关系,便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不能只做一个古板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与学生们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解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其次,我感受到的是职业道德的升华。
1.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及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跟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2.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3.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
(四)总结篇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教师情怀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过硬专业技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发挥以身立教的作用,以德育人,争取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8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