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大学子跨校组团赴武威调研 聚焦丝路水资源与旅游发

来源:大学生网报 兰州大学

(通讯员 吴思英 刘泽伟)近日,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丝路客第四期暑期实践团结束了在武威的有关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社会调研。实践团由9名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成员与4名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湘潭大学、大理大学的学生组成,队员来自不同年级、专业。实践团7月20日从兰州出发,首站是甘肃省武威市,历时6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调研取得了圆满成功。

团队在武威市有五个调研地:打柴沟镇石板沟村、抓喜秀龙乡南泥沟、凉州区白塔寺、沙漠公园以及雷台汉墓。队员们或走进景区了解游客感受,或深入家户记录百姓日常生活、采集饮用水样本进行质量检测,通过调查问卷、结构式访谈、科学实验等方式,评估当地水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前两个调研地位于乡村,同时也是藏族聚居区域。队员们分组进行了水样采集、水质监测、风俗民情的采访与观察。他们下农田与农户一起摘豌豆、除杂草,在亲身体验农事活动的同时,了解当地农牧业发展、藏族生活习俗等基本情况。



和村委会负责人走访农田,进行预调研

石板沟村村民种植荷兰豆、荚豆、饲料用大麦等经济作物,主要饲养绵羊、山羊,家户有鸡,少见猪和马。村民对自己饮用水十分放心,队员们从村民的言谈举止间皆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养育自己泉水的骄傲。精确的实验检测也应证了他们的骄傲,当地水源的氟化物、TDS(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等专业指标也均在合理范围内。


在农事体验活动后,队员们随农户返回家中采集水质样本,农户们还端来酥油茶、特色牛奶与瓜果同队员们分享。队员刘海烨表示,“藏民特有的饮食和风俗让我感到十分新鲜,那种带有粉红色印花的馒头,给我们一种用心印上去的爱”,更令她难以忘怀的是藏民的热情好客、质朴淳善,“村民给我们提供的水样都是满满一瓶,并热心询问需不需要再装一些饮用水”。


入户调研采集水质样本


后三个调研地位于城区,团队分为两班人马,一部分街访游客,发放问卷,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需求定位、景区综合评价。尽管在街访过程中,遇到部分不够耐心或是难以作答的游客,队员们仍是努力解释来意,使得问卷得以科学有效地完成。队长王珏玎坦言,如果是自己突然被拦住,可能也会有些不情愿。但“好在不少游客在得知来意后,都积极地配合了我们的调查”。


测量水样专业指标


另一部分访谈景区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从多个不同角度纵向、横向认识本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不足。已有数据表明,当地自然风光相比历史遗址遗迹有更大的开发价值,而同时甘肃省的悠久历史文化特色也应被牢牢把握,并积极融入到旅游业规划当中。

离开石板沟村的藏民聚居区,团队来到抓喜秀龙乡。当地连片的不同名称的藏家乐、一趟又一趟的旅游大巴、不计其数的游客自驾车显得气势十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可见一斑。在藏家乐集中分布的山坡上有划分好的牧场,零星分布的羊群与它们附近整齐建设的民居、畜舍让人更是对当地农牧业发展充满好奇。队员们满怀期待地展开调研、收集整理数据,同时也参与到当地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中,近距离感受民族风情。


白塔寺景区合照


接下来在武威市区三处旅游景点的考察收获颇丰。队员们发现,武威市虽然景色不逊于其他景区,但知名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宣传不吸引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当然,这些已在逐步改善。副队长梁致远来自武威市区,在考察完系列景点后的总结分享会上,他表示在未来,旅游业很有潜力成为武威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武威市自古便是丝路要冲、边疆重镇、河西富邑,它处于亚欧大陆桥的黄金节点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中心地段,是了解丝绸之路不可或缺、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地区。他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质检测的数据、风韵遗存的古迹遗址、自然绿色的生态景区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每天都在发生进步的武威,定能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一颗耀眼明珠。”


结束在武威县市区的考察后,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丝路客团队还将前往张掖多地深入开展相关调研,关注水生态,聚焦旅游经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四精神在我心,我辈青年当自强

八月九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青春》中说到:“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唤醒红色记忆,勿忘先辈光荣

八月八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山东青岛胶莱街道,对胶莱街道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走访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打的就是充满革命精神和斗争历史的小型……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经典,学习先贤之事

八月七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胶东红色文化博物馆,对其创办者马玉宝老师进行采访学习,以求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旨在响应习总书记“做理想远大、信念……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尊敬先辈,铭记历史

青春之声实践团来到青岛市胶州的烈士陵园参观。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守护绿水青山,共促社会发展

八月五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维护国家安全,共筑人民防线

八月四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安全方面。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安全的保证,有国才有家,我们应当加强国家……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华夏文化万古传,国家安全重如山

八月三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二十大中的文化和国家安全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回首艰辛历史,回望坎坷之路

八月二日,“青春之声”实践团到达山东省青岛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今日要采访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巴黎和会。1918年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导致我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正是这一谈判的……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Fly古韵”团队赴青州开展青州花毽入校园活动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Fly古韵”团队赴青州开展青州花毽入校园活动(本报讯)为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对青州花毽的学习能力和把握能力,7月25日,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Fly古韵”调研队在青州市亚特 …
感悟:为师先为人
今天的早饭是蛋炒饭配老干妈,味道还不错。今天上午开始正式招生,在班主任组的努力下,小班共招生40人、中班招生33人、大班招生34人。其中小班主要招收1、2年纪的学生,中班招收3、4级,大班招收5、6年级。在生 …
支教日记|旅途的开始
今天我们从长沙出发了,在早上6点半我就起床开,因为本次三下乡的缘故,我是寝室中留下的最后一人。在收拾完寝室的垃圾,打扫完卫生以后,就同姜军一齐下楼了,之后在买了两个包子然后上了225路公交车,在上了车 …
商学院暑期实践团召开调研指导会议
商学院暑期实践团召开调研指导会议…
三下乡,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社会
这次的三下乡地点本来是定在廉江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地点改在了徐闻迈陈白坡小学。作为徐闻人,由于调研需要语言沟通,因此我也作为调研组的一员出行。…
三下乡十天的记忆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紧张忙碌而又丰富多彩的十天三下乡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回首这短短的十天,我们在成功中发现不足,在失败中坚立信念,在支教中获得了快乐…
学会了有耐心
三下乡之行早已经结束了,虽然行程很短,但就在这短短的下乡生活中我成长了许多。…
短短九天的三下乡之旅
岁月匆匆,短短九天的三下乡之旅就这么结束了。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井然有序,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长吧。…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赴娄底新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赴娄底新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九日旅,一世忆
为期九天的三下乡之旅结束了,但是我的人生之旅仍在继续。这九天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像电影一般,看似虚幻可却真实。在这九天中,渐渐地,我觉得我已经步入社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当我快要适应那千篇一律的生活时,我却乘着晚上7点钟的车从那个村风淳朴的小渔村回到了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