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威海花饽饽的制作技艺、探寻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1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员前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一家花饽饽作坊,学习制作花饽饽。
探索制作技艺,感受传统民俗。
实践队员了解到,前来订做花饽饽的顾客主要是为小孩过周岁生日、老人祝寿、结婚等场合准备。花饽饽以鸡蛋、面粉、花生油为主要原料,工艺复杂,制作者使用各种工具将面团揉捏出不同的形状,还需要经过果蔬汁上色。花饽饽好吃,关键在于原料选得精,“受面”守得好。“守面”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均匀地揉。面“守”得越久,蒸出来的花饽饽就越筋道、越好吃。一块普通的面团在制作者的手中变成一个形状逼真、色彩鲜艳的花饽饽。

传统的花饽饽使用蒿酵——一种自制的发酵材料,进行制作。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勤劳的威海妇女就采摘新鲜的蒿草,用来制作蒿酵。玉米面加水捏成圆饼状,用桃叶和蒿草包起来,用绳子捆紧,将其放在通风处发酵,等到重阳节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掰下适量的蒿酵,用清水化开,在加入鸡蛋面粉等原料,揉成面团等待醒发。
拓展销售渠道,传承传统民俗。
对威海人来说,最好吃的还是家里做的花饽饽。随着制作和销售花饽饽的小作坊越来越多,专门制作花饽饽的大企业逐渐增多,消费者有更多渠道购买花饽饽。威海当地许多超市的面点销售区有花饽饽的身影,还有高度达一米的大型花饽饽展示,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能看到推销花饽饽的视频。
做大做强文登花饽饽产业,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强力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花饽饽品牌。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亲访友的礼品渐渐的被各种便携的礼盒所替代,但胶东人招待宾朋的餐桌上,大饽饽是主角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文登花饽饽不仅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且还出口到国外,让中国这一过年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实现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完美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的智能化革新,联合山东吉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研发智能运粮车,……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在大众认知的边缘,罕见病群体长期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孤独。为打破这一现状,2025年1月至2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让罕见被……
方英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2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吴昊,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
吴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实践团队赴河北省沧州市开展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2025年2月12日,恰逢元宵佳节,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付珊伊,携手河……
付珊伊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2月11日,四川省绵阳市石塘街南山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孤单星球”的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活动温情启幕。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师佳瑞,以“让罕……
师佳瑞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月6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薰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儿童福利院,为在院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样的科普之旅。活动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用生动有趣……
杨薰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4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成员杨芯瑜,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平云社区开展了以“让罕见被看见”为主题的罕见病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
杨芯瑜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1日,寒风中依然充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弯街道革新社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孤单星球”罕见病公益科普宣讲团的成员高雯靖,携手团队走进了这片社区,……
高雯靖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