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访即墨葛村,“榼”出非遗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 刘竖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非遗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即墨区非遗工坊,以“探寻葛村榼子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探索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路径,发掘传统精髓的神韵魅力。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已经有200多年传承与发展历史。“榼子”在胶东地区又被称“饽饽榼子”,是以前胶东人居家生活的一件常见用具,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实践队员来到葛村榼子工坊王丕文师傅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靠墙柜子上一个个成品榼子,除了“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王师傅对榼子的款式和花样进行了创新,鸳鸯、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等形态各异的榼子琳琅满目,图案纹样整体装饰性强,又融于自然而至天籁之美。只要是民众喜爱的,老艺人们便可以得心应手地雕凿出来,刀法深浅一致、线条匀称、图案清晰、气韵活泛、神态灵动,尽显线刻与阴雕技术的灵动神韵,使榼子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在欣赏成品榼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榼子花样不同,寓意也就不同。最经典的造型五个一套,叫做‘福禄寿喜余’,元宝造型里刻‘福’字;葫芦取其谐音,花纹里刻‘禄’字;寿桃代表‘寿’,莲蓬里刻‘喜’,还有一个鱼造型,表示连年有余。

实践队员道明来意后,王师傅显得十分兴奋,他说:“太好了,难得有年轻人喜欢我做的这些东西!”他见实践队员对榼子兴趣浓厚,便主动讲解起了榼子的制作流程,他边说边演示,榼子制作需要选用“有骨无筋”且不变形的梨木,因为梨木质地方便雕刻又不容易开裂。制作榼子的工具种类繁多,仅仅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花蒂巴、平刀、鱼眼刀和挖刀等30多种,最小的约2厘米,最大的50多厘米。“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但是雕刻不同的花纹,就要用不同的工具,他们分工很明确。”然后要经过画样、排料、拉荒、雕纹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稍有不慎,整个榼子就报废了。由于花纹的复杂程度和大小不同,刻制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图为王师傅给实践队员介绍榼子制作步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从“实用”到“文化”,王师傅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葛村榼子的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我们与王师傅进行探讨,王师傅一边摇头一边感叹,“我们啊,一直用着老技术‘一面坡一面陡’,刻出来的榼子那叫一个纹样清晰、榼面滑润,可惜啊,现在很多年轻人光学到了皮毛,领会不到里面的东西。雕刻榼子是个精巧的手艺活,没有多年的经验干不好。可偏偏年轻人做不住,转行了,图一时新鲜罢了。甚至我的一些师兄弟很多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因为它太枯燥,经济效益又不高,能够坚守下来的,也就是一种传承的精神在支撑。”民族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影响着个人的道德、精神、审美和智力的发展,对每个人在现代社会的成功和充实生活至关重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葛村榼子的“涨粉”,其销路倒是不愁,真正缺少的的是榼子制作的手艺人。榼子的制作讲究神韵,运刀方向大有学问,许多复杂图案机器都刻不了,精度达不到,有太多的瑕疵。

图为王丕文大师雕刻的老虎式样榼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王师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新媒体传播路径讲授非遗手工艺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可以获得手工艺直观印象、文化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将榼子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或者体验类活动进行推广,让人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创作,继而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另外,非遗手工艺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双重特质,可以通过搭建“非遗+旅游”新模式,发挥非遗文化载体价值,依据各地本土资源特色和优势,推动形成山东省非遗文化品牌,从而传承榼子文化。王师傅还告诉我们,现在有政府的支持,完善地方非遗传承人激励管理办法日子好过多了。“我在古城开了榼子店,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榼子文化,关注传统手艺,我十分欢迎手工艺爱好者随时前来参观学习。”王师傅憧憬道。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葛村榼子,不仅表现出图案的栩栩如生,更体现了王师傅等传承人一生的热爱与付出,传承非遗文化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这扇通往内心与梦想交融世界的大门。近…… 秦顺心 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共享数字红利,助力社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到了智能时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2022年12月…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古城黄氏烙画,品指尖艺术传承
中国青年网临沂市12月18日电(通讯员张春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近即墨古城,感受非遗传承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黄雪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面对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曲园学子寒假行:寻访即墨古城,共探烙画今世前缘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8日电(通讯员肖秀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
曲园学子寒假行“榼子”守艺人,刻刀出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其发展活力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黄氏烙画绘国风,创新艺术展新辉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佳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扬黄氏烙画文化,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非遗古韵,泥老虎不拘于泥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胡双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非物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即墨花边,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鲁雨荷)习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
曲园学子寒假行:化梦为刀,刻万古春秋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
大学生进社区:实地体验社区风貌
为深入了解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运作机制,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社区的环境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