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铭记文化符号,传承历史风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政传文韵队

塞外丰镇是一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城市,从乾隆十五年设厅建制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而从设边外马市丰镇开埠至今,更可将她的历史上溯至明朝的隆庆年间。因此,丰镇老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房一屋,还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都留有过去时代或深或浅的历史印迹。其中不少具有节点性、标志性意义的,更是珍贵的不可再得。如今,这些古老遗存都将在城市改造中被湮掩消失,但它们承载着的厚重历史、蕴涵着的古老文化,却是我们不应就此而忘却的。

一、六孔古井——丰镇最古老的“市井”

北大场面上的六孔古井,由一井而双井的形成,是丰镇马市(史称民市或月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急剧增加的继生产物。而这一井三孔的两眼古井之于丰镇一城的历史意义,更在于它经年涉代的演进,终于成就了丰镇最早的物资集散场所——古代“市井”,即街市。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说:“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由于明初的马市是每月开放一次,后来才增加至每月数次,待市而沽的人们便将准备入马市交易的、包括马匹在内的各类货品,甚至不乏禁市之品在井边货卖。习以为常,假以时日,便形成了至今可见的以六孔古井为中心,中间空有宽约40多米,长约50多米的“村闾肆市”,成为了不拘于官办马市种种约束,易换货品应有尽有,普通百姓不分男女,无论童叟,随时随地都可参与的丰镇历史上第一处完全意义的物资集散场所。正是这六孔古井由“井”而“市”的演进,才有了今称北大场面的丰镇最早的街市。乾隆二十一年,开放牧地招民垦种后,城垣南扩,集市南移,这一片广场空地便辟为每年秋季集中碾打粮食的地方,为与后来城南的一个大场面相区别,方成名为北大场面的标志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石匠巷——清时丰镇的“工业园区”

丰镇的石制品开发利用有着悠长的历史。到清未民初,丰镇地方已经初具相当的石业规模。

石匠巷便是丰镇传统石制行业空前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历史见证。尤其是京绥铁路1915年通车丰镇后,北山青石(玄武岩)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开始用在包括铁路、矿山等在内的近、现代大规模国家建设上,丰镇作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石产品输出地,石业繁华了百多年。也就从那时起,主要以经营皮毛皮革、钱粮布当、缸油碾面等古老行当,取鹅眼之利养家糊口的丰镇人,开始有了靠山吃饭的新选择。此后百多年里,一代又一代开发打造北山青石的石工石匠、一茬又一茬靠山讨食的民众“掘金者”、以及一伙又一伙运输装卸的苦力、一辈又一辈打造钢凿铁錾的铁匠、甚或在北山顶上叫卖烟水干粮的游商、在街头巷尾为弄山人修鞋补掌的鞋匠,都是丰镇石业的世代受益者。石匠巷的开拓者们无愧为丰镇市历史传统产业——石材行业的先行者,石匠巷作为丰镇石材工业的古老名片将永记史册

三、大夫第——丰镇老城里极具显赫身价的历史民宅

大夫第,是清朝时按官阶、名望赠与文职官员的荣誉性衔头。以“大夫第”命名的宅院绝非平民百姓的草庐,门首砖雕牌匾写有“大夫第”三字的今北大场面一号院,当是丰镇初建时,县城中通判或同知(不排除其它富豪巨贾)以下某一文职官员的私宅,被历史的烟尘隐姓埋名了200多年,具有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丰镇历史的一处有待解读的文物古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深入社区实践,调查社情民意
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实际情况,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20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开展实践活动,采访了社区的居民。被采访者陈女士表示生活在…
伊春永达木艺:做强“木艺+”助力绿色转型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在伊春永达木艺的展室里,一件件精美的北沉香艺术品散发着浓郁的松香。连日来,永达木艺的员工们持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根据报告,大…
鄂伦春族非遗传人:让优秀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省少数民族群众中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热潮。塔河县鄂伦春族乡78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宝林学…
年轻人关心二十大是在关心什么
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在朋友圈里刷屏、话题#青年看二十大#登上热搜、“科普式”解读二十大等短视频的热度在青年网络社区稳居高位……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金秋十月里这举足轻重的一周,是我们难能可贵的政治生…
聚焦课堂提质量 互听互评共成长——温大教育学院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互听互评”教研活动圆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院于2022年10月25日起开启了为期5周的“互听互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教师搭建多元化的教研活动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对激发广大教师精心钻研课堂教学…
温大教育学院田赛琦博士挂职温大附属茶山实验小学见面会在附校举行
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助力温州基础教育发展,2022年12月12日上午,我院田赛琦博士挂职温大附属茶山实验小学见面会在附校居敬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附校张美月副校长主持,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何毅书记、…
温大教育学院何毅书记受邀为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培训班授课
2022年12月15日-1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研究指导中心和郑州西亚斯学院承办的河南省高等学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培训班在郑州西亚斯学院成功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
中国助力复苏中的世界经济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之中,世界经济的发展总共遭遇过两个巨大的滑坡。第一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世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当时的西方社会基本上夷为平地,也对世界上其他的…
学习党的二十大(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方向路…
学习党的二十大(12)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对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进行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