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迹特色民俗,传承地方文化,12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员前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通过参观任城区文化馆、根据讲解员的讲解,亲身感悟学习面塑文化以及面塑的制作过程。
我怀着对面塑文化的好奇之心,走进了任城区文化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关公的面塑作品。它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展现出了面塑文化高超的技巧。逐渐地,我对面塑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被其深深的吸引。
经过与讲解员的交流我了解到,济宁面塑历史悠久,俗称面花、花糕、捏面人等。它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份,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各色面团。在手中揉、捏、按、搓,再用工具灵巧地切、压、刻、划,逐渐形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据历史记载,面塑其实是从‘食’而来,过去主要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的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孔府糕点”就是一个重要的渊源。孔府档案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年,祝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时进贡的面食菜单中主食占12品,其中饽饽四品,分别为:寿字油糕、寿字木樨糕、百寿桃、如意卷。代表了济宁面塑的国宴级水准。孔府面塑以其细致、精美著称,运河衙门面塑以古朴、概括、粗犷、豪放见长,这就成就了济宁面塑,既有古朴、概括、粗狂、豪放的造型特点,又有长江流域面塑的细致与精美。我不仅对古人的智慧与手艺感到惊叹,但我也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如今很少见到面塑食品呢?在与讲解员的后续交流中给出了我答案。
讲解员提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新型食品不断出现,阻碍了面塑文化的发展,人们不再以面塑食物作为礼品。其次,面塑食品制作过程较难,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于是济宁面塑文化便逐渐由制作困难的食物转化为了便于制作的民间玩具,在公园等公共娱乐场所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我紧紧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切实了解了面塑文化的发展,深深的被它的神秘所吸引。在未来,我希望面塑文化可以得到重视,以当代兴趣导向为切入点,结合产业化的运作,实现实质性的突破,防止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