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萤火微光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采用线上实践方式,对周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响乐器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经过此次线上实践,实践队员有了更为深刻的实践感悟。
铜响乐器作为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流传至今。铜响乐器的声音是其他乐器所不具备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所承载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代代铜响乐器生产者的情怀。它虽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拥有极大的魅力与力量。它的历史来源久远且辗转,它更像是一个颠沛流离的孩子,几经辗转,身定周村,又为周村人发扬光大。
手锣声小、苏锣声低,只有这虎音锣打出的横音,宛如虎啸、浑厚悠长、生生动人。周村的鸣锣开市是许多周村人儿时的回忆,这一声声的锣声彷佛一秒就将人拉近了那儿时无忧无虑的记忆当中去,只管尽情享受。在热闹的街市,一声声高低起伏的锣声想起,小孩子们依偎在大人的怀里,大人小孩一齐欣赏着这鸣锣开市,好似看多少遍听多少次都不会厌倦,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看到铜响乐器,我不禁想起:1970年4月24日, 听到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太空用编钟奏响“东方红”乐曲; 1974年, 亲眼目睹中央乐团, 将四面直径1.3米的特大铜锣以厚礼分别馈赠给几家外国交响乐团; 周恩来总理曾于1963年高度赞扬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所演奏的国产吊钹;中国艺术团出访演奏的编钟, 受到20多个国家的观众一致赞誉。铜响乐器始终是周村的骄傲,是一代又一代铜响乐器生产者的骄傲,这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情感的传承。
“管弦繁奏,夔先聆其音。”铜响之声,虽不为钟罄之音清脆空灵,但却有独特之音。三两闲人聚坐,各持乐器,音音相附,此等意境,实为难求。铜响乐器在各类大型合奏中几乎是不可缺席的重要的一部分,它给予人以力量,似坚强的后盾,似不会崩塌的楼宇。
通过本次线上实践了解周村铜响乐器,我们深刻认识到理应将周村铜响乐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到周村铜响乐器,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