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牛耕,男耕女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绕不过去的东西,而伴随钢铁森林的拔地而起,头顶一片绿,脚踩一摸黄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村的孩子来到城里打工生活,似乎使得农村生活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而当我们深入南里村调研村民的居住地空间行为时却发现乡村振兴正在慢慢抹平时代带给农村的伤口。
图为南里村的大崖儿街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智恒 摄。
寒冬腊月,我们入乡求真实践队在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并与当地村委会的允许下,来到具有红色基因的南里古村。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虽然寒风凛冽,但依旧难掩南里村的魅力:青石古巷 灰砖青瓦,走在青砖上,好似梦回明清。在民巷穿梭过程中,偶然碰到一位从门内出来扫地的大伯,“大伯,这些老房子还有人住吗”这是我们向当地村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有,当然有,很多(老)房子都是俺们老一辈儿留下来滴”老伯停下手中的事回答我们,“老房子不会出问题吗?比如塌了,或者漏风之类的”我们顺势提问,老伯急忙摇手“不能,不能,一般这些(老房子)都是补过的,很少是新盖的,那是前几年还让盖,现在都不让了,要保护起来”
“大夫府”“守备府”“武德巷”“儒林巷”…….60余栋具有鲜明特色的明清建筑,与“即东县政府旧址”等近现代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子里。经过采访我们又进入一位老村民的家里。“大爷,我们也到了很多人的家里,这里怎么都是像您这样年龄大的居多啊”,老村民摇了摇头说道“咱这里本来就是做买卖做的比较好,想俺当农民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基本都进城了”,我们边记录便接着提问:“那么,您现在年龄大了,基本不干活了,您的地咋办啊”,“哎,现在不好弄啊,孩子,给(钱)少了,人不干,给(钱)多了,心痛,俺家孩子说放着吧,以后他有功夫在说,就这么放着。”大爷还是摇头。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农民家庭做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亚男摄。
在村民大爷的允许下,我们进入了大爷专门存放农活工具以及种子的屋子:尘土厚积、蛛网片片的老屋,屡屡寒风从墙缝里钻出来,农具们静静的缩在角落里面。大爷的目光止不住的望向他们,如同他的孩子一样,用他的目光一遍遍地抚摸这他们。如同退伍的将士们把玩他心爱的枪械。而他们闪着幽冷的光,一双双幽怨的眼神望向我们。大爷给我们一一讲解:挂在墙上的镰刀,表面的淬火依然具有光泽,峰口犀利;用铁圈存放的玉米棒,原本是留种的,谁知人去室空,成了老鼠与鸟雀的美味大餐,如今只剩下根根光秃秃的玉米芯了……
我们走出古巷,走到郊外,发现一些人驾驶着机器耕耘在田间。我们走进询问原来他们耕种的不仅仅是自家土地,政府通过将土地兼并,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减轻了土地的闲置问题,并且通过了解得知,虽然干农活的人少了,但效率高了,很多人愿意去城里打工,村里的地,政府会想办法,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打工挣钱也放心家里的老人能安安稳稳的修养天年。
临走时,我们问他们你们都开上机器工作了,还能算农民吗,他们笑着说,咋不算,能收粮食,在地里干活的都是农民。问完我们都笑了,是啊,回头在看看这片土地,几俩农民在地里干活,透明的薄膜被埋在土里,盖在苗上。阳光洒下,田里却也荡起波澜。
在调查农村居民行为居住行为特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振兴在不断产生影响,闲置荒废的土地得到很好的处理。正如新老农民一样,北国的风吹不过南里村,南边来的春风却能深入平常百姓家。(通讯员 潘亚男)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潘亚男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